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377章完结

第377章完结

“今天是弗里德利希的生日,满22岁啦。^衫.疤/墈^书^旺, ¢蕪*错~内_容^”师傅回答道。

“太好啦!应当庆祝嘛,”波施提高了嗓门说,“可是,难道为此我们 就把原定的安装竣工的日子又往后拖一天吗?喂,朋友们,还是干活儿吧! 至于弗里德利希的生日,咱们大家可以在这儿为他庆贺嘛!”

波施立刻走了出去,而工人们则眼巴巴地望着克朗茨师傅,人人都感到 很扫兴。

“没有办法,只好接着干吧。你们大伙儿都明白,如果波施博士提出要 干一件什么事儿,那不论是谁都得照办,他的话干脆就是法律。”

工人们又重新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在这间光线昏暗的附属厂房里,工 人们又接着干了起来,但大家心情不快,默默无言。

过了一阵,波施走了进来。几分钟之后,乌利也来了。乌利是别的班组 的一个工人,他手里提着一只大篮子,上面用纸蒙着。波施用调皮的眼光注 视着大伙儿,提高了嗓门说道:

“喂!大家都到这儿来呀!咱们大家给弗里德利希祝贺生日吧!”

工人们立刻活跃起来了。_a-i/l+e·x^i?a*o~s_h`u_o~.\c¢o?m′

乌利把热的油煎小灌肠和松软的小白面包都摊放在纸上,克朗茨师傅打 开了啤酒,“大宴会”就这样开始了。

波施举杯祝酒,提议为弗里德利希的健康干杯,为克朗茨师傅以及全体 在场的工人们的健康而干杯。然后大家又重新操起工具,继续干活去了。安 装工作在拂晓前结束。工人们下班了,他们虽然十分疲惫,但个个心满意足。

波施没有忙着回家。

“克朗茨,咱们留下来吧,现在应当赶快开动这个柱子试一试。”

克朗茨愿意跟这个不知疲倦的人一道干活。好像有某种非常吸引人的东 西隐藏在这紧张的期待之中。何况波施博士在犒赏上又一向是慷慨大度的 呢。

克朗茨把满载氮气瓶和氢气瓶的小推车推到跟前,波施接通了加热器的 电源。循环泵均匀地响动起来,测量仪表上的指针一动不动,这说明过程进 行得很正常。.零*点′看?书` `首/发~

“克朗茨,你去睡吧,天亮我一定叫醒你。”

他们在混凝土安全舱里呆了整整76小时,以便从舱里观察这台新设计的 催化剂圆柱的工作情况。

他们吃在舱里,睡在舱里。

圆柱不停地工作着。

难道真的胜利了吗?

大家甚至都不敢相信。再试一次看看吧……波施刚刚站起身来,就在这 个时候,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隆巨响,把安全舱震得东摇西摆。克郎茨跳了起 来,手还在揉搓着眼睛。

“完蛋了!又爆炸啦!”波施痛苦地叹息着。

他陷入悲观和失望中。

然而又哪里有时间让他们沉溺于灰心丧气的情绪之中呢?必须设法找出 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过几番努力,他们终于成功了,找到了一种催化剂,并且得到了意想 不到的实验结果。就连哈伯教授在收到布隆克经理通知他试验成功的消息之 后,也立即写信表示赞扬。

在哈伯的贺信中,波施背得烂熟的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您的同事能取得如此重大成果,对此我感到十分高兴,并向他们表示 祝贺。最妙的是,在科学中新的发现总是会有地位的。就拿铁来说吧,奥斯 特瓦尔德早年曾研究过,而我们呢,也成百次地使用过纯净的铁。然而正是 这个铁,当包含有少量杂质的时候,也只有这种情况下,它才会发生作用。

对于波施博士所取得的成绩,我再次表示由衷的高兴,并且盼望将来能 有机会向他请教。”

哈伯教授希望了解在路易港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的情况。在此之前,波 施的同事们只是听说过哈伯的名字,但是从来没有见过他本人,哈伯最感兴 趣的是他们在催化剂方面的研究工作。

因此,布隆克经理和研究工作的总领导人波施便请哈伯参观设在地下室 大房间里的米塔什博士的实验室。沿着房间的四壁,安装了30只催化剂圆 柱,这些又高又粗的圆柱犹如大炮的炮筒。

“你们的圆柱和我在卡尔斯鲁厄看到的那种完全不一样。”哈伯说道。

“我们在结构上做了某些改动,”米塔什博士解释道,“每根圆柱使用 大约2克左右的催化剂,它就放在这里,容易更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