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是和谐的,故需要仁;社会分成阶级、阶层,各阶级、阶层应该是有等级的,故
需要义;要充分地贯彻仁和义,社会应该是文明的社会,故需要礼。凡是顺应历史
的潮流、满足社会的需要、符合现实的价值尺度的人格,就是合理的,就被他誉为
君子,否则就是小人。仁、义、礼成了划分君子、小人的分水岭。他说:一君子去
仁,乌乎成名?”(《里仁》)又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
君子既是仁者,又是义士,还是“说诗书、敦礼乐”的文质彬彬之士。君子有很多
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优雅的为人处世原则:“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
者不惧。”(《宪问》)“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
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
之在得。”(同前)君子是人间美德的实践者,小人是世间卑污的集中表现:“君
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
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
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