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孔子传 > 第26章完结

第26章完结

变。 孟子: 子贡曰 :“见其礼而知其知,闻其乐而知其德。 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 未有夫子也 。” 孔子即观于其世王者所定之礼乐,即知其王之政 与德。居百世之后,观百世之上,为之次弟差等,而 无有违失。能前观百世,斯亦能后观百世。观其礼, 而知其世。

3

子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 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 徵之矣 。”(三) 孔子所言礼,包括全人生。其言史,亦包括全人 生。故其言礼即犹言史,言史亦犹言礼。夏殷两代史 迹多湮,典籍沦亡,贤者凋零,若已无可详考。而孔 子犹能言之者,周代之礼,即上因于夏殷,孔子凭当 身之见闻,好古敏求。本于人道之会通而溯其损益之 由来。历史演变之全进程,可以心知其意,而欲语之 人人,则终有无徵不信之憾也。 子曰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三) 孔子虽好古敏求,能言夏殷之礼,然折衷而言, 主从周代。盖历史演进,礼乐日备,文物日富,故孔 子美之也。 子曰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七) 孔子志欲行道于天下,古人中最所心仪向往者为

4

周公。故每于梦寐中见之。及其老,知行道天下之事 不可得,无是心,乃亦无是梦矣。叹已之衰,而叹世 之心则更切。然孔子曰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 乎 。”(十七)则孔子若得志行道,其于周公之礼乐, 亦必有所损益可知。其修春秋,亦即平日梦见周公之 意。托于此二百四十二年史事,正名号,定是非,使 人想见周公以礼治天下之宏规。此后汉儒尊孔子为素 王,称其为汉制法,则知孔子之言礼,与其言史精神 一贯,义无二致也。 无历世不变之史,斯亦无历世不变之礼。 子曰 :“ 麻冕,礼也。 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 (九) 此孔子言礼主变通,不主拘守之一例。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 :“大哉问!礼,与其奢也 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三) 知礼之本,斯知礼之变。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