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明清战争史略 > 第36章完结

第36章完结

蓟、昌、宣、大各镇兵,布防于辽河沿岸。总的方略,二人的议论大不相同。“时抚臣主战,廷弼主守”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2,《熊王功罪》。,“经、抚不和”,而大多数明朝官员,同意王化贞的主张,反对熊廷弼的策略。

薛国用代袁应泰为辽东经略,因其有病,未能视事。熊廷弼在“三方布置策”提出之后升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军务,时已距辽阳失守三个月,而起行赴任又是一个月以后的事。王化贞本驻广宁,又早在重新起用熊廷弼之前升为辽东巡抚。所以辽阳失守后的一段时间,主持明军的战略退却及在辽西的布防,基本上都是出自王化贞。

王化贞,山东诸城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由户部主事历宁前道右参议,天启元年四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事务。辽、沈相继失守,远近震惊,很多人认为辽西必不能保。而王化贞在此情况下,召集散亡,激励士民,联络西部蒙古,并请诏谕朝鲜,褒以忠义,勉之同仇,不但安定了人心,似乎亦有了进战的希望。王化贞本人一时也成了赫赫有名的人才,朝廷依靠的对象。即使后来熊廷弼再为辽东经略,也只驻山海关,辽西的防务仍寄托于驻在广宁的王化贞。观当年八月的一次布防可知:“命登莱巡抚陶朗先发水兵一万,总兵沈有容主之。天津巡抚毕自严调浙水兵八千为后劲,参将管大藩将之。或直抵镇江,或直抵三岔河,皆选四将为副。王化贞挑广宁精兵四万,据三岔河与西虏合,相机进取。经略熊廷弼严勒兵将,控扼山海,三方协力,务收全胜。”《明熹宗实录》,卷13。但是经、抚各镇观望不进,所有机会全失。广宁一战,不但有关王化贞的神话一切破灭,就是熊廷弼也只能和王化贞一起锒铛入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