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明清战争史略 > 第58章完结

第58章完结

第三部分守御山海之争(7)

于是,他们挟熹宗以制群臣,血腥迫害不同政见的大臣,凡稍忤阉党之意,必欲置之死地。^墈,书^君- ,庚?鑫*醉-全^这一迫害以逮捕并害死东林党杨涟、左光斗、汪文言等人为开端,同时陷熊廷弼于死命。继之,肆无忌惮地残害那些正直的大臣。据统计,与杨、左等一起和稍后被无辜迫害而惨死的有十七人《三朝野纪》(二);参见谈迁:《国榷》,卷87,天启五年纪事;《明熹宗实录》天启五年纪事。。魏忠贤掌握的东厂是一个特务机关,其党羽密布京师各处,侦察朝野之士及百姓的言行。“缇骑之遣无虚日矣”《三朝野纪》(三)。!缇骑——专事缉捕人犯的警卫,天天捕人,只要陷进他们的魔掌,很少有生还的。这种恐怖的景象,不禁令人胆寒!天启朝仅历七年,是明代政治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在魏忠贤的把持下,“朝政日乱”,无端的迫害逼使在朝各官“缄口结舌”,“徇私避祸”《明熹宗实录》,卷57。-微,趣+暁.说, ?首+发.。但刚直不阿的孙承宗根本不买阉党的账。有一次,魏忠贤遣其党羽刘朝、胡良辅、纪用等四十五人携带一批军用物资与金银前往山海关犒军。承宗刚出关巡宁远,听到这个消息,马上给皇帝上疏,表示反对:“中使观兵,自古有戒。”当刘朝一行到来时,承宗仅备茶水招待《明史•孙承宗传》,卷250。。

孙承宗在朝廷中功高权重,资历也深,威望誉朝野。魏忠贤为长久把持政柄,一心想把他拉到自己一边。一次,他特派太监刘应坤到山海关,以帑金十万两犒军,又给承宗不少金银及用品等物,还嘱托刘应坤向他明示其拉拢之意。承宗鄙视,根本不跟他说一句话《明史•孙承宗传》,卷250。。

魏忠贤非常痛恨。天启四年十一月,承宗西巡至蓟、昌,想到他给朝廷的奏疏皇帝未必能亲自看到,决定趁庆贺熹宗生日的机会回京面奏。他先给熹宗发了一份请示奏文,写道:“臣奉违天颜三年,当此普天嵩呼之日,不胜瞻恋。今阅历蓟辽,去京数千里,拟于十二日入都门,十三日随班早朝,十四日与同官恭贺万寿,另日面奏机宜,与文武各官商确。!白~马·书¨院? ¨芜,错*内′容+可否?事毕回任。”《三朝野纪》(二)。

孙承宗打算回京的事,被阉党魏广微探知,他奔告魏忠贤,故意夸大事实,造谣说:“承宗拥关兵数万,将回京清君侧,兵部侍郎李邦华为内应,公立齑粉矣!”《明史•孙承宗传》,卷250。详见《孙文正公年谱》,卷3。魏忠贤吓得不知所措,跑到熹宗面前,绕御床痛哭,恳求保护。熹宗一向宠爱他,被他一哭,大动恻隐之心,当即命内阁拟旨,先对孙承宗督师关外安慰一番,然后严令:“无旨离汛地,非祖宗法,违者不宥。”《明史•孙承宗传》,卷250。当天夜里,魏忠贤命开宫门,召兵部尚书入宫,发三道飞骑前去阻止孙承宗进京。又假传旨意,令九门阉党:“孙阁老若入齐化门,就绑来杀了!”《三朝野纪》(二)。这时,孙承宗不带兵将,单骑到了通州,连续接到飞骑传来的三道命令,被迫返回关门。事后,阉党利用这件事攻击孙承宗,诬陷他“拥兵向阙,叛逆显然”。但熹宗仍然信任他,不予究问。

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发生柳河之役《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文老档》等记为8月发生柳河之役,《明史》记为9月,《国榷》载为9月21日,《明熹宗实录》(卷58,页6)记为9月7日。此日期当是战役后报到北京的时间,而战役发生的时间必在8月末前后。,最终导致孙承宗被排挤下台。山海关总兵马世龙是承宗手下一员大将,误信自后金逃归的“降虏生员”刘伯漒的话,派遣前锋副将鲁之甲、参将李承先领兵渡柳河,袭取耀州(辽宁营口县西北岳州村)。因为用渔船往返,不能多载,渡河凡四昼夜,被后金哨兵发现,布下伏兵。当半夜明兵发动偷袭时,后金伏兵四起,把明兵杀得大败,直追赶到柳河,落水淹死很多。此役明兵死四百余人,鲁之甲、李承先战死阵中,损失马匹六百七十匹,还有大量甲胄等军用物资,这些都成了后金的战利品《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