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明清战争史略 > 第68章完结

第68章完结

郎、生员等,动则以航海取山东,攻山海关为言,天与我以有限之兵,若少亏损,何以前进?为此说者,是为敌人而损我兵,徒以空言相赚耳,此奏何益!”《东华录》天聪七年十月。这就需要时间,积蓄力量。同时,要开展政治斗争,实行新的策略,配合军事斗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战胜明朝。

第四部分后金对明的议和策略(3)

基于以上原因,皇太极重新制定了对明朝的基本方针。天聪二年一份佚名奏本说得很清楚:“我国处南朝大计,惟讲和与自固二策而已。”所谓“讲和”,就是要以“逊顺其词”,要明朝同意他们的求和要求。而明朝“贿赂积习难除,日久而玩愒必生,明知明踏势所必至,待我国益富,兵益强,乘间自投,破竹长驱,传檄天下矣,兵法所谓卑骄利诱之术也。”所说“自固”,就是“修我政治,垦我疆土,息兵养民,举贤任才,勿慕虚名,惟求实利,此吃紧之要着,自固之上策也。”《明清史料》首本,48页。讲和,是外交的基本方针;自固,则是内政大计,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达到国家强盛的战略目标,为最后入主中原准备条件。这就是皇太极实行新的策略的基本出发点。

从天命十一年十月开始,皇太极第一次通过袁崇焕向明朝试探讲和的可能性,同时也表示了后金要求和解的愿望。以后,他对讲和愈发迫切,倾注了他的热情。他除了与袁崇焕频繁书信与人员来往,还不断给明朝督抚、太监、边境守堡官写信,通过他们向朝廷转达他的求和之意。他也通过蒙古为后金与明疏通关系,以促成和解《天聪实录稿》残页。。甚至还鼓动朝鲜出面,“绍介其间”,为双方斡旋。明与后金讲和对朝鲜有利,当然它很积极帮忙,希望明朝接受后金的讲和要求周文郁:《边事小记》,卷3,《朝鲜国咨三》。。皇太极一方面“谦逊”其词;一方面,主动提出议和的具体条件。开始,他提出的条件可概括为三条,一是分清双方战争的是非,即明应当承认战争是由它挑起来的,后金是受害者;二是双方划分疆界,以山海关为界;三是明赔偿后金在战争中所受到的损失,具体数目是:黄金十万两、白银百万两、缎百万匹、布千万匹。和好之后,明每年赠黄金万两、银十万两、缎十万匹、布三十万匹。后金给对方东珠十颗、貂皮千张、人参千斤《东华录》天聪元年元月。。无须谈判,这个要价甚高的条件,明朝是不会接受的,因而遭到完全的拒绝。皇太极再次让步,在政治上降格,把他列于明朝皇帝之下,高于明臣之上。经济上,将上次所提各项“礼物”均减半《明清史料》甲编。。为了诱使明朝同后金讲和,皇太极不惜一再降低条件。他在天聪三年郑重表示,去掉自己的年号,而写为己巳年,意为奉明朝为正朔,请求为他铸大金国印。据天聪六年实录稿载,他提出只比照明封蒙古俺答为顺义王之例,“请封王位”,只“得些财物,打猎放鹰,便是快乐处”转引自李光涛《清太宗求款始末提要》,载《清史论丛》第二集。。至于双方讲和礼的数目可以重新考虑再行削减。疆界也改在三岔河为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