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奉召的蒙古各部率兵会于沈阳,加上八旗兵,号称十万。+w`d?s,c¢w¨.·n¢e_t^太宗指令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贝勒岳托、豪格、杜度等随他出征。第二天,太宗率军出发。
李倧“斥和”之后,深知朝鲜“朝夕被兵”《李朝实录》,仁祖,卷33,183页。,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在思想上、军事上都作了准备。崇德元年(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明监军黄孙茂奉命来到朝鲜,视察防务,与朝鲜共同制定防御清国的战略。李倧很担心清兵一旦进犯,朝鲜“兵残力弱,无以抵敌”,只盼望明朝发兵来救《李朝实录》,仁祖,卷33,183页。。这位黄监军知道明朝自身难保,对朝鲜也是爱莫能助,只好说几句冠冕堂皇的鼓励话。事实的确如此。尽管朝鲜做了多方面的备战,也无法与变得更加强大的清兵相匹敌。太宗率大军于九日到达边境城市镇江附近。次日,挥军渡江,当天就攻陷义州,进入朝鲜境内。从此,清兵以破竹之势,迅猛向前推进。十二日,占郭山城;十三日,降定州;十四日,入朝前别出一军已进入平壤,守城巡抚逃之夭夭。-小¨税¢C/M*S* /最?薪?璋,踕^庚_鑫!哙^其前锋至王京,李倧逃到南汉山城,清兵闻讯,急驰包围。二十九日,太宗率大军由城外渡汉江,直抵南汉城驻营。朝鲜援兵几次赶来会战,都被清兵击溃。六十六岁的额驸扬古利在会战中被朝鲜兵击毙。三十日,首都汉城落入清军之手。
崇德二年(1637年)正月,太宗连连向李倧发出通牒,责令他出城投降。这时,朝鲜援兵已绝,李倧和他的部分阁臣蜷缩孤城,智穷力竭,一筹莫展。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李倧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根本不能唤起民族实行抗战,而当军队彻底崩溃时,他立刻变得呆若木鸡,决计投降。太宗见时机已到,提出几项条款,压李倧接受,否则就不准予投降。归纳起来,这些条款是:
(一)除掉明朝年号,断绝同明朝的一切交往,献纳并废除明朝发给的所有诰命册印。
(二)奉大清国正朔,每年三大节及喜丧等事,均行贡献礼,所有往来礼节,均照明朝旧例实行。
(三)每年向清朝进贡一次,其品种及数目有: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水牛角二百对、豹皮一百张、鹿皮一百张、茶叶一千包、水獭皮四百张、青鼠皮三百张、胡椒十斗、腰刀二十六把、顺刀二十把、苏木二百斤、大纸一千卷、小纸一千五百卷、五爪龙席四领、各样花席四十领、自萱布二百匹、各色棉二千匹、各色细麻布四百匹、各色细布一万一千四百匹、米一万包。!鑫+顽?夲_鰰,戦/ ,醉·鑫-章′踕~耕-辛`筷¢
(四)李倧长子和另一子及诸大臣子弟为人质,常驻沈阳。
(五)惩办“斥和”主战的大臣,交给清朝处置《东华录》,崇德二年正月。。
为了保住身家性命和他的政权,李倧全部接受了上述条件。与此同时,太宗通告李倧,江华岛已被攻取,他的王妃、儿子和部分阁臣已做了俘虏,安然无恙,妥善安置于营中。李倧闻听此信,不再徘徊城中,于三十日下令放下武器,出南汉山城,到清军大营投降。太宗在汉江东岸三田渡筑坛,架设黄幄,在这里举行受降仪式,正式定盟,确立了清朝与李氏朝鲜的君臣关系。此役历时整整两个月。二月二日,太宗下令班师,李倧率群臣出王京十里跪送。
这次战争彻底征服了朝鲜,清朝从根本上解除了后顾之忧,太宗不但可以一意向西伐明,而且从朝鲜获得了大量人员、物资和财富,进一步增强了它的国力。
---------------
第五节辽西对峙(1)
---------------
一、宁锦苦战
辽河以西的地区,是连接辽沈与山海关内外的咽喉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清太宗在这里同明朝展开了长时间的激烈争战。
萨尔浒战役后,后金从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开原、铁岭、沈阳、辽阳等名城重镇,相继鼓行而下。接着,努尔哈赤乘锐向辽西进军,取广宁,锋镝直指明朝驻重兵的宁远。他的作战意图是,沿辽东湾海岸一线,扫荡明朝的军事据点,直叩山海关大门。不料,他在宁远城下遭到他兴兵以来的第一次重创,被迫解围撤退。这以后,直到他死前,他都没能发动新的进攻。宁远之役,标志着后金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