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清太宗全传 > 第97章完结

第97章完结

发给耿仲明一道同一内容的敕文也当众宣读《清太宗实录》,卷14,16~17页。-求~书_帮- *首,发!。

四个月后,明朝广鹿岛副将尚可喜率广鹿、长山、石城三岛数千名官兵和百姓叛明来归。尚与孔、耿都曾是毛文龙的部下,彼此交往很密切。毫无疑问,孔、耿的行动对他是个榜样,促使他接踵而至《清太宗实录》,卷16,8~16页。《尚氏宗谱》,“先王实迹”。。由于孔、耿、尚相继叛明,使明朝用以牵制后金的辽东沿海防线土崩瓦解。就在尚可喜投顺之前,孔、耿率军协同八旗满洲攻克了旅顺城。孔有德非常怨恨明朝旅顺守将黄龙,伺机报复。恰好黄龙把水师派出去进攻鸭绿江方面的敌人,旅顺空虚无备,太宗趁机今贝勒岳托、德格类率师,以孔有德为向导攻袭旅顺,黄龙屡战屡败,走投无路自杀,后金克其城。孔有德投顺后金首立大功。明朝在辽东半岛的最后一个据点丧失,其统治势力,完全被逐出辽东半岛,所剩皮岛,仅余的一点残兵也在崇德二年(1637年)被孔、耿、尚率兵攻破,明将沈志祥杀监军投顺后金。

孔、耿、尚率众来归,不仅给后金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使后金在同明朝进行的改朝换代斗争中打开了更广阔的道路,而且在后金社会内开始了一个新变化。.w·o*d+e?s+c.w?..c\o\m.而清太宗下令孔、耿所部旗纛用皂(黑)色,军士按时演习枪炮弓箭;马和甲胄都在牌子或带子上写“满洲”二字以为识别。后来又规定孔、耿与八和硕贝勒同列一班,并派官为他们营建府第。崇德元年(1636年)太宗接受尊号为皇帝,孔有德被封为恭顺王,耿仲明封怀顺王、尚可喜封智顺王。这些措施,从命名、辨旗色,到特许孔、耿与尚独立分管这两支由汉人组成的部队,获得类同八旗旗主一样的权利,这实际上等于新设两旗汉军,他们三人处于旗主的地位。所以,可以认为,孔、耿、尚来归,也就是太宗编制汉军旗的开始。

二、正式编旗

孔、耿、尚归附后,太宗没有打乱他们的编制,而是原封不动地继续让他们统率,并且给他们以种种优待,无“低人一等”或惧怕歧视之感,因而得到广大汉兵的拥护,“故其将卒皆用命”昭梿:《啸亭杂录》,卷1,“收孔、耿二王”。。对后金来说,这比分散到满洲各旗管辖更有利。同时,太宗从孔、耿、尚率军来归的雄姿盛容中看到了汉兵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谙水战,习地利”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4,“毛帅东江”。·优′品?小~税,徃* ′已-发/布¢罪~欣!璋-结*,满族骑兵则望尘莫及。在同明朝的争战中,以汉兵为“前驱”,可发挥满族骑兵无所施其技的作用。不仅如此,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和深入,单靠满族征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其需要。太宗看到了又一个广大的兵源,这就是他统治下的辽东汉人和归附及阵获的明朝官兵。太祖时,“俘掠辽沈之民,悉为满臣奴隶”昭梿:《啸亭杂录》,卷2,“汉军初制”。。被奴役的广大汉人不会对“满臣”贵族抱有好感,也不能激起对生产的积极性。太宗决意打破民族畛域,把汉族中的优秀人才逐步选拔出来,使其为国效力。就在孔、耿归附不久,即天聪七年(1633年)七月一日,太宗令分隶满洲各旗所属汉人壮丁,每十名抽一丁披甲入伍,共得一千五百八十人,组成一旗汉兵,由汉官马光远统领,旗帜用黑色。这是正式建汉军旗之始。

---------------

第四节新编八旗汉军(3)

---------------

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太宗又把一旗汉军分作左右翼两旗:以汉官石廷柱为左翼固山额真,马光远为右翼固山额真,都按照八旗满洲的样式编壮丁为牛录。到了崇德四年(1639年)六月,太宗再分二旗为四旗,每旗设牛录十八员,固山额真一员,梅勒章京二员,甲喇章京四员,任命马光远为正黄旗固山额真,马光辉、张大猷为梅勒章京;石廷柱为正白旗固山额真,达尔汉、金维城为梅勒章京;王世选为正红旗固山额真;吴守进、孟乔芳为梅勒章京;巴额为正蓝旗固山额真;李国翰、佟图赖为梅勒章京。原先两旗均用黑色,现改为马光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