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别逼朕登基 > 分卷阅读119

分卷阅读119

行义事,我或许会心生不忍,考虑招安。.第^一^看-书?网` `追?最.新_章^节_只是你唯利是图,作恶多端,不仁不义,毫无善念。你多行诡道,但这世间,或许是邪不压正!”

“邪不压正?”

小白龙只觉得可笑,原来命运顺遂之人,竟都是这般天真。

他道:“这世间何来邪不压正?从来只有弱肉强食!今日你胜我败,又岂是因为你正我邪?不过是因为你强我弱罢了!”说完,他便拿出了怀间的鎏金短刀。

他这一生逍遥快活,无怨无悔。

此刻,却唯独后悔一件事。

早知今日,他要死于这柄短刀,那日他便不拿这短刀杀那市侩妓子了。

他一把将短刀插入脖颈,再用力拔出,血液喷涌,溅染了他洁白的长袍。金丹药效之下,他不觉得痛,血液不断流出,在这冬天里,竟有些暖暖的。

他躺在塔顶望着天空。

下雪了。\x.i?a*o+s·h~u_o¢h·o/u_.`c^o?m-

///

汪汐月自刎那一日,青州下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

官兵将从山寨门口砍下的大树劈成木柴,送给了贫困家庭,又在各个县乡发放棉服。那棉服做工并不精细,用粗布制成,里面填充的是羊毛和棉絮,虽不好看,却也足够御寒。

各县乡的粥厂也还在施粥。因着前阵子从安家别业抄出来的十二万两白银,加之即将从明德山山寨抄出来的粮食与银子,这阵子,粥厂的粥着实厚了不少,饥饿、贫瘠的百姓都能来饱餐一顿,脸上皆是满足的神情。

一鲸落,万物生。

王昱仁搜刮民脂民膏,汪伍、汪汐月在青州为非作歹,致使过往商人不敢过路,外地粮商也不敢进入,进一步恶化了青州百姓的处境。

他们不过是将本属于百姓的一切,还之于民罢了。

这阵子,怀青负责登记俘虏,重中之重便是找找其中有无负责山寨修建、修缮的工匠,结果还真找着了。.第^一^看-书?网` `追?最.新_章^节_

周权押着负责人及十几名工匠,带兵进入山寨,一步步拆除暗器,这才查抄了山寨,又抄出大量白银、粮食与兵器,押走了这些,便命人拆除了整座山寨。

回到军营,周权同支度使算了一笔账。

进入青州后,他们共发了三笔意外之财,因着这个,他们现在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这些钱粮,扣除军粮、赈灾粮,还能补贴青州财政,除此之外,恐怕还能再剩一笔。

周权准备年关前再开一次仓,好让大家过个好年。

他问周祈安:“孔若云,还有檀州商会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这决定了他此次开仓,是要放银还是放粮。

周祈安也很焦急,回了句:“没什么动静……”

孔大哥二十多日前来信,说檀州商会会派人来青州打探米价。只是已经二十多日了,这些人哪怕骑乌龟,此刻也该到青州了,最近卫家米铺的伙计们却一致表示——除了“群演”,没什么人来。

而是在几日后,周祈安在营寨待得烦闷——卫吉、彦青已经启程回了长安,周权、怀青又忙着山寨善后事宜,每天见首不见尾,这阵子,便只有张一笛和葛文州两个小孩儿陪着他,他便带张一笛骑马进了雁息县,在留香阁吃了饭,而后在街市走了走。

他见州府官衙的地基刚挖了一半,但因土地冻结,已经暂时停工。但周权从颍州采买了大量木料,这阵子工地正忙着搬运木料。

而路过“卫家米铺”,却见米铺前来了一位身穿缎面棉袄的老爷。

那老爷站在米铺前拨着米缸里的米,又抓了一把拿到鼻前嗅了嗅,问伙计道:“这米是新米还是陈米?我看这米没什么米香,倒有一股淡淡的霉味,不像今年的新米。”

伙计道:“新米陈米掺着的!”

那老爷又问:“我看这米压碎了不少,陈米也不是去年的陈米了,恐怕已有个三四年了吧?你们米铺没有成色好一些的大米了吗?”

伙计回道:“没有,都这样。这都灾害三年了,有的吃就不错了!”

老爷继续刨根问底:“这等成色的大米,竟卖七百文一斗吗?”

伙计似乎瞧出来了什么,不再理那老爷,继续忙自己的,“不缺客人,因此拿鼻孔看人的旺铺伙计”人设立得不错,周祈安看得想笑。

而那老爷不买也不走,又抓了一粒生米放进口中嚼了嚼,直到身后又来了个客人,等了一会儿便等不及地问:“你买不买?”

一副“不买趁早让开”的语气。

那老爷往边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