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别逼朕登基 > 分卷阅读268

分卷阅读268

了他两刻多钟,导致二人双双迟到。`j^i`n*j′i*a¢n-g/w?x-c¨.,c`o~m\到了宣政殿时,早朝已经开始, 两人灰溜溜进了朝堂,不仅被百官行了个“注目礼”,还被皇上白了一眼。

自那之后, 周权上朝就再也没等过他了。

今日早朝谈的都是打仗的事,朝廷要派徐忠去攻打颍州、檀州,圣旨已经发往了鹭州。

颍州,檀州生了战火,若是无法速战速决,等明年,各地的粮食恐怕都要跟着紧缺。

周祈安与青州的孔若云偶尔也在互通书信,如今孔若云从槐南县丞升了县令,带领百姓开垦这些年荒下来的土地,还与许知府联名上了一道折子,阐明部分地主占着土地不耕种,也不租佃给佃户的现象。

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青州的年景极不稳定,尤其这四五年。

地主将土地租佃给佃户,碰上年景不好,佃户便将仅有的收成都带回去养家,租子却是一拖再拖,死活也交不上。\m?y/r\e`a-d\c-l,o^u/d/._c¢o~m?

地主没从佃户手中收到租子,朝廷若不减税、免税,地主的人头税、地税都还要照交不误。

地主家里高低还有余粮,便干脆不耕种也不租佃,任由土地荒废下去,也省得心烦。

是自己不好过,也不能白便宜了佃户的意思。

之前那张扒皮便是个典型。

祖世德闻之大怒,说道:“哪怕年景不好,佃户交不上租子,起码还有点收成带回去养家!这下倒好,佃户一家也吃不上饭,吃不上饭的百姓多了,还不揭竿而起?也不知是谁家的祖坟让人给掏了,竟生出这样的损种!”

祖世德立刻与刑部商议,三下五除二颁布了一条“荒地罪”,除非有灾祸、战争,否则荒废土地而不耕种的,便要依据土地质量、亩数来定罪。

像张扒皮这样的情况,依据新法,要判处全家流放,土地全部收归州府所有,再由州府分发给流民耕种。`1′4~k¢a·n¨s~h!u!.,n+e!t·

今年年初时,孔若云又来了封信。

孔兄先是拜年,又顺便提到“凉—青”官道已经修建好了的事。

如今往来青州的粮商渐渐地多了起来,其中大部分是附近几州的商人,也有部分檀州粮商,为了赚取更大的差价,往来于青州与檀州之间。

官道虽已修好,但龙锯峡仍然不好通过。

有时碰上几个大商队同时抵达,从天亮排到天黑也走不完的情况时有发生。

许知府便出了个政策,通过龙锯峡的商队要提前向官府报批,定好日子。

以免大伙儿凑巧都赶在同一天通过,感受不好,回去又说青州的生意不好做。

龙锯峡的事,周祈安闲谈间也与皇上提起过。

恰好中原改朝换代,新帝登基,西域要派使臣前来朝见陛下。

北国之乱后,西域往来长安的商路便彻底凋敝。当今天下分了个南北,盛国只占半壁江山,国家没有重要港口,这年代航海技术也不发达,这条“陆上丝绸之路”便是盛国最重要的贸易线。

如今青州匪患已除,皇上又正愁没有生财的地方,听皇上的意思,是要等使臣到了,便与使臣详谈,看看如何能把这商路再给救起来。

若是谈得不错,便要“愚公移山”,把龙锯峡拓宽几倍,修上官道,好让往来商队能迅速通过的意思。

若真能落实,青州、沧州、凉州便也能再度繁荣起来。

退了朝,周祈安正往外走,便听叶公公在身后叫。

“燕王!”说着,叶公公一路气喘地小跑了过来道,“燕王,皇上召见秦王、燕王二位王爷。”

周权、周祈安随叶公公前去,天气炎热,走了一刻多钟走到了宣政殿时,周祈安已口干舌燥。

皇上刚换上一身便服,理着衣领从内殿走了出来,对周祈安道:“你阿娘已经同意带着栀儿搬进宫里,今日便要搬进来,此刻应该已经收拾好了。你到横街上去迎一迎,她见了你,也能高兴些。”

那帮御史,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上折子,说皇后、公主不入主大内不合规矩。

这些御史一个个都是死脑筋,王佩兰一日不搬进来,他们便要叨叨一日,叨叨得祖世德如今一看到御史递上来的折子,他便胸口疼。

他想回趟国公府,还要看这帮御史们的脸色。

他但凡出去一次,第二日这些御史们的折子便又乌泱泱地递上来了。

这些御史他又万万除不得。

他若因御史说了逆耳的话,便冷脸相待,甚至大动干戈,往后便没人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