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别逼朕登基 > 分卷阅读334

分卷阅读334

祖母曾是生活在大周北境的汉人,一次北国人南下袭扰,外祖母被当做战利品掳去,因有几分姿色,而沦为了北国王族的玩物。\s\h~e′n*n\v~f\u+.\c.o?m+

外祖母生下两个女儿,她们的父亲是一对父子,他们在酒池肉林中日复一日地醉酒乱//伦,生下来的孩子也当做孽畜杂种,男子为奴,女子作娼。

于任人宰割的弱者而言,美貌反倒是一种诅咒。

他的母亲因姿色出众,被囚禁在帐中,延续了他外祖母的命运,不知是和谁生下了他,取名为吉,随母姓。

他的姨娘则一直想逃回大周。

母亲自知自己脱不开身,便把他交给了姨娘,让姨娘带他逃跑。

姨娘成功带他逃到了大周北境,他们本以为可以获得新生,等待他们的却只有排挤和指指点点。

大周北境生活着许许多多从北国逃回来的回丹人,他们同样备受歧视,被视作委身于外夷而生下来的野种。?看+书-屋~小.说/网- .首¨发,

好在姨娘疼惜他,养育他一日日长大。

后来姨娘又遇到姨父,两人生下了弟弟卓远。

他们家境贫寒,不过姨娘姨父都很勤奋,对他也始终视若己出。他幼时只恨自己太过弱小,不能一夜之间长大,好替他们分担。

而如今他终于等来了这一日,却也彻底失去了报答的机会。

那一年祖世德攻入白城,下令屠城,对回丹人的仇恨便也开始在全军蔓延。

他们屠光了白城内的百姓,又自发在大周北境挨家挨户地搜寻回丹人。

姨娘姨父只好带他和弟弟躲进了山里,躲了几日后,又下山去拿食物和衣物,走之前告诉他,如果三天之后他们还是没有回来,便带弟弟往南边跑。

那一年他九岁,深山老林,太阳一下山,四周便都是狼嚎。弟弟吓得哇哇大哭,而他又怕哭声引来狼群……如此提心吊胆地等了十天十夜,可姨娘姨父却始终没有回来。?幻~想/姬/ /免^费?阅/读/

他放心不下,还是决定下山去看一眼。

他已经浑身脱力,没有力气再抱弟弟一起,百般犹豫之下,还是把弟弟放到了树上,叫弟弟不要乱跑,乖乖等自己回来,他快去快回。

只是当他跑回到了家中,却看到姨娘姨父已经死在了院子里。姨娘衣衫凌乱,被削去头颅,姨父则磕破了额头,满脸的血迹,腹部又中了一刀,死在了旁边。

他姨娘是回丹人,他姨父则是汉人。

他反反复复地琢磨,终于在长大通人事后琢磨明白,姨娘原来是被奸污再杀,姨父被押在一旁被迫目睹,或许是悲恸,或许是求饶,于是自己磕破了额头。

官兵尽完兴,还是杀了他姨娘,带走了他姨娘的头颅去换赏钱,又顺手杀死了他的姨父。这是他反复揣摩,还原出的真相。

官兵四处搜罗,附近不断有尖叫声传来,他无法停留太久,趁乱逃出了村落,跑回山上去找弟弟。

只是弟弟不见了,他把弟弟弄丢了。

他在山上寻了几天几夜,还是找不到。他无助又绝望,他无法原谅自己。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很羡慕周权。

同样是弟弟,同样是恩人的孩子,周权可以护周祈安周全,给他无忧无虑的生活,自己却再也没有机会。

他翻遍了整座山,仍找不到,便又一遍遍地找,似刻舟求剑。

他没有食物,没有水,也不敢下山。他以为自己会死在那一日,死在那座山上,却被一个回丹人所救,趁乱带他南逃。他们掩埋过去,在长安扎下了根,他叫他一声叔父。

他不断告诉自己,祖世德会这么做,也是因为回丹将领杀害了他的孩子,北国也在大周屠城,祖世德以恶制恶情有可原。他告诉自己冤冤相报何时了,忘记这惨痛的来路,继续向前,不要回头。

只是前路是什么?

他不停地向前逃,不停地向前逃,只是在他赚得万贯家财的那一刻,在逃亡路上,他便已经走到了尽头。

他越是向前,便离自己越遥远,他一回头,发现自己身后空无一人,只剩无尽旷野,他望向河中自己的倒影,竟只剩一堆皑皑白骨。

要么杀死祖世德,要么杀死他自己,唯有如此,才能够得到解脱。

或许当初,就不应该挣扎着要活下来。

周祈安却义正言辞道:“北国之乱,北方尽数遭屠,难道所有人都要像你这样去找北国人寻仇吗?刺杀成功,皇上驾崩,天下大乱!刺杀若是不成,万一抓到活口,把你供出来,你知不知道这是谋反死罪,是要凌迟处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