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走人歧途,要树立社会高尚伦理道德之风,要挽救民族国家陷入危亡之境。公元前九世纪之后三百多年的时期里,正是以色列犹大统一国家陷于分裂,耶和华的宗教遭受异教之风渗透,社会贫富分化、道德沦丧之时,在国家面临强敌压境,随时可能入侵的情势下,于是耶和华的先知一个个应召而出,根据他们各自接受的灵感执行其时代的使命。
二、从以利亚和以利沙到阿摩司
当北国以色列的暗利—亚哈王朝时代(公元前887~854年),在亚哈王与其异国王后耶洗别的残暴统治下,其在政治上,宗教上的倒行逆施,使得坚持耶和华信仰,主张廉洁政治的师徒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应时而出。以利亚先知不避危险与拜异教巴力的先知进行反复的斗争(《列王纪上》第18章)。以利亚先知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利沙先知,继承以利亚的工作,他立意推翻多行无道的暗利—亚哈王朝,支持新耶户王朝的建立。他在旧王朝中物色了掌握兵权的耶户将军,鼓动他发动军事政变而推翻了亚哈的王朝,并斩尽杀绝旧王朝家族并清除耶洗别所引进的异教势力。公元前八世纪六十年代,北国耶罗波安二世当权的年代,出现了社会贫富的显著两极分化和伦理道德沦丧的败坏现象,宗教上则表现注重仪礼,徒有虚伪的形式。这时原以牧羊为职业的阿摩司出现于繁华一时而罪恶充斥的伯特利,他面对当权的宗教祭司慷慨陈词,他说:“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门徒,我是牧人,又是修理桑树的人,耶和华选召我,使我不跟从羊群,对我说,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说预言。”(《阿摩司书》7:14~15)阿摩司先知无畏地抨击耶罗波安的国家政策,暴露社会的真实情况,说富豪“舒身躺卧在象牙床上,吃羊羔牛犊,弹琴鼓瑟唱消闲的歌曲”,而穷人却为一双鞋被卖为奴,“他们见穷人头上所蒙的灰也都垂涎,阻碍谦卑人的道路,父子同一个女子行淫……”(《阿摩司书》2:6~7;6:4~5)。此时的耶和华的宗教变成只注重仪式礼仪和形式,弃绝公平与社会正义。阿摩司作为耶和华神的代言人庄严宣布:“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也不顾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要使你们歌唱的声音远离我,因为我不听你们弹琴的响声,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阿摩司书》5:21~24)阿摩司先知以他的公平与公义的主张因而闻名于世,被称为是“公义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