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商周青铜文化 > 第22章完结

第22章完结

兼并了江淮地区申、息、邓、唐、鄀、罗、厉等四五十个小国,成为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并逐步形成了以楚国为代表的楚文化。楚文化青铜器有着鲜明的特点,例如青铜鼎多为细高足。尤其是青铜器铭文中出现并流行鸟书,即将文字书写成鸟形或在笔画上下加上鸟形装饰,成为一种美观的艺术字体。而且往往将鸟书铭文施于器物表面作为装饰,许多铭文并加以错金,显得十分华丽。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青铜器有王子午鼎、王孙诰钟、王孙遗者钟、楚王领钟、邵(昭)王簋、楚屈子赤角簠、王子申盏盂、王子婴次炉、楚王孙渔戈等。其中王子午鼎,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为七件一组的列(升)鼎,其中最大的一件高67厘米,口径66厘米,重100.2公斤。圆形,侈口,束腰,浅腹,平底。双耳外侈,三蹄足。腹外攀附六只怪兽。有盖,器内附一匕。腹部饰以夔纹、窃曲纹及云纹等。腹内铸有铭文84字,盖铭四字,为鸟书。作器者王子午,即子庚,楚庄王之子,楚康王时为令尹,康王八年(公元前552年)卒。此鼎是春秋晚期楚文化的典型青铜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