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一个尾音没有发出来的时候,斯大林火了,斯大林马上大声、厉声地讲:“哪有什么反突击!把基辅交给敌人,亏你想得出!简直是胡说八道!”
朱可夫听到这儿也豁出去了,朱可夫当面就反驳:“斯大林同志,如果您认为我这个总参谋长只会胡说八道的话,您把我的职务撤销好了,把我派到前线去,或者在那里我会对祖国有点用处。.第*一,看.书\惘^ !蕪,错-内~容~”在场的人愣了,当时斯大林在苏联是绝对的权威啊!房间里静得怕人,好半天斯大林才说了一句话:“请你冷静一下,没有你,我们更行。”
朱可夫接着说,他说:“斯大林同志,我是一名军人,随时准备执行最高统帅部的任何决定;但是我对形势和作战方法有清醒的看法,我相信我这个建议是正确的——我和我的总参谋部怎样想的,我就应该怎样向您汇报。”斯大林还在摆弄他的烟斗,他平静下来了,他说:“朱可夫同志,冷静些。请你先出去,我一会儿叫你再进来。”朱可夫推门出去了。+k\k^x′s?w~.-o/r?g\
半个小时之后,斯大林把朱可夫叫到办公室来,说道:“是这样的,朱可夫同志,我们方才商量一下,决定解除你的职务,由沙波什尼科夫接替。不过,你还是统帅部成员之一,我想让你到前线去。”朱可夫说:“到哪个部队?”斯大林说:“你愿意到哪儿呢?”朱可夫回答:“我可以做任何工作,指挥一个师,一个军,一个集团军,一个方面军——只要祖国需要。”
这时候斯大林听了,朱可夫还是有气,所以他反而笑了,还是安慰他,他说:“你冷静些,冷静些。”想一会儿,说:“你方才说叶利尼亚突出部,你想在那里组织一次反突击是不是?你就到那个地方去负责好了,我从现在开始,任命你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你准备什么时候去?”朱可夫说:“1个小时之后,我离开莫斯科。”
就这样,由于作战问题的分歧,并且顶撞了斯大林,朱可夫被撤销了总参谋长的职务。¨秒¨蟑\結+小,税+枉_ ^唔?错/内\容?
当时作为总参谋长,朱可夫是统帅部大本营的军事指挥机关的最高首长,他自然要对战争的全局有数。当时苏军从南到北,所有的方向都面临着严重局面,朱可夫就根据战场的情况,他认为,对付德国快速军团的从行进间的突破,最好的战法就是通过反击、反突击,以积极的防御不断地迟滞、消耗、疲惫和杀伤敌人,因为当时德军的闪击兵团在行进间实施突破,快呀。那么对付这种兵团,这种作战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反击、反突击。以积极的防御不断地迟滞、消耗、杀伤敌人。可是这个战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在苏军重兵集团面临被德军合围和歼灭的威胁下,尽快从敌人的包围圈内撤出来,避免更大的伤亡、更大的损失,这是一个条件,该撤的时候要撤。
第二个条件就是收拢起来的重兵集团干嘛呢?收缩兵力——用撤出的兵团实施突击、反突击。那么朱可夫就根据当时的战场情况,认为当务之急是放弃基辅,收缩兵力,再实施反突击。他说,否则在乌克兰方向的西南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将受到全歼的危险。所以形象地说一点,朱可夫要在乌克兰方向,将西南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撤回来——就是“收拢拳头再打人”,形象地说,他实际上是这样的。然而,朱可夫的这个想法和斯大林“寸土必守”,利用或者坚守现有的阵地,实施反攻或者反击的战争理念不一样。那么,后来战局的发展证明朱可夫的决策是对还是错呢?我们就来看一看叶利尼亚战役吧。叶利尼亚战役是朱可夫在伟大卫国战争中指挥的第一次战役行动,并且取得了胜利。这次胜利也是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军取得的第一次局部的胜利,振奋军心。所以1941年9月6号,当叶利尼亚战役胜利的当天,朱可夫就打电话给斯大林,汇报战果。当时斯大林听完电话之后,什么也没讲,就说“知道了”,电话放下了。
3天以后,9月9号,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