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二战风云人物 > 第5章完结

第5章完结

,你就应该做个样子证明我提拔你没有错。说着就进帐篷,你走吧,所以在巴顿看来,如果插手部下的工作,或者告诉部下应该如何如何,那么就会养成部下的依赖心理,进而呢,泯灭了他们的创造力,所以说他作战只下达任务,不告诉具体的方法。所以他的部下在作战中把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巴顿绝不揽功,一旦作战胜利之后,他让那些记者去采访我的参谋,采访我的师长,跟我没关系,这是他的作战指挥艺术的第二点。

我们再看看他牢固树立消灭敌人快速制胜的理念,巴顿是一个职业军人,巴顿关注的不是为什么要打仗。他关注的是战争的直接目的,为什么要打仗?对职业军人巴顿来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什么,他对士兵就讲,他说什么是战争,战争就是杀人,你们不杀死敌人,敌人就会杀死你们,戳穿你的肚皮,或者击中你的内脏。所以他牢固树立这种消灭敌人的战争理念,那么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巴顿作战是强调快速制胜,巴顿有一个回忆录叫《我所知道的战争》,有兴趣大家可以看一看,看上述这些话,不时地跃然于纸上,在他的回忆录里边。有一次巴顿视察途中,正遇上道路不畅,道路堵了,一长串的作战物资堵在道路上,巴顿从吉普车下来,往前走,他想看个究竟,他的拥堵点究竟在什么地方。走到那一看,发现一匹骡子拉的一个马车,死活不走了,赶车的士兵是满头大汗,它一不走,牲口不像人,它不走没辙,后边堵了一长串,巴顿当时过去气得大骂,他说蠢货,你连最简单地办法都想不出来你还能干什么,说着掏出枪把骡子给打死,然后自己跟士兵一起把骡子和骡马车给推到路边上,使得道路恢复了畅通。他自己开枪打死的,然后对闻声赶来的第76装甲师师长史密特讲,他说因此而影响我的进攻速度,我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撤你的职。1944年秋天,巴顿的第三集团军离开了解放了的巴黎,向莱茵河方向推进。这个时候,他的进攻速度是越来越慢,为什么?装甲车是要吃油的,没油它跑不起来,美军的油料供应补不上了。那么这个时候,巴顿就向艾森豪威尔拍电报,立即补给足够的油料,可是要等艾森豪威尔把油料送上来,和巴顿急于快速支撑的理念,又矛盾了,换句话说他等不及,于是他下达了一个战争史上从来没有的极为罕见的命令。什么命令呢?任何士兵如果能偷到油料,不管是美军的还是德军的,都放假三天,他让自己的士兵去偷油去。所以说这个士兵们你一忽悠,他不就去了嘛,还放假三天,所以很快巴顿的左右两翼,第一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油料是经常被盗。最后第9集团军的霍奇斯中将发现了这个秘密,然后就告状,告谁呀?告他最上面的头,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是盟军远征军最司令,告他去,那么艾森豪威尔就问他怎么回事,巴顿对艾森豪威尔回答“我不知道别的,我只知道我的坦克只有开动起来,我的大炮只有打得响,才是先进的武器,否则它只能是一堆废铁”。那么最后呢,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就过去了。从这些事例来看,巴顿消灭对手快速制胜的作战理念,使他的部队犹如一支上紧发条的机器,不停顿地进攻、进攻、再进攻,所以德国人对巴顿的进攻速度是简直有点惊呆了,德军有一个著名的元帅叫龙特斯塔德,他是当时在西线德军的总司令。他曾无奈地讲他说盯住巴顿,他在哪里,我们的防御就应该在哪里加强。这是我上面讲的就是巴顿就是一个传记作家的话,揭开了巴顿的指挥艺术的奥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