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就发生在莫斯科。.m!y.j\s,c¢h`i\n¢a^.′c`o¨m!朱可夫在列宁格勒指挥了24天,终于迫使德军在那里停止了攻势作战,转入了防御。这个时候,莫斯科又接连地告急,斯大林打了两次电话,让朱可夫立即飞往莫斯科参加指挥莫斯科的战役。朱可夫去了。
那么德军是在9月30号发动对莫斯科的进攻,代号是“台风作战”。战役初期,苏军损失很重的。当朱可夫走到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办公室的时候,斯大林生病了,感冒了,他本来说话就带有浓重的格鲁吉亚的口音,鼻音。又感冒,这个声音更加低沉,含糊不清。斯大林见了朱可夫,起来之后,斯大林马上起身,也没有寒喧,把他叫到地图旁边,说:“你瞧,这里的情况是多么的糟糕!你来了,我就放心了,赶紧把一切抓起来吧,朱可夫同志。干吧!缺什么,我就给你什么。”所以朱可夫就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任务的艰巨,他马不停蹄地视察,在那儿听取汇报,布置作战任务。
有一天,他在莫斯科西南明斯克去视察,他路过一个叫马洛亚罗斯拉韦茨的小镇,他坐着吉普车,没有下车。.d~i\n·g^d?i_a*n/k′a.n.s¨h!u~.~c+o*m¨可是这个小镇的人已经疏散,走掉了,他在车上看到一个老年妇女,老太太,在废墟中挖着什么东西,他非常地奇怪!于是就下车,让司机停车,走过去说:“老太太你在找什么呢?”就走近这个老太太身旁,这个老太太睁大眼睛盯着他,看着朱可夫,没说一句话。头发已经灰白了,在秋风中摇曳,没有说一句话。然后朱可夫更奇怪了,他说:“她为什么不讲话呢?”他说:“你怎么了?”他又问了一句,这时候老太太看都不看他了,又弯腰在那儿挖什么。这个时候从废墟又走出一个妇女,这是中年妇女,手里提着半袋东西走过来,她说:“将军同志,你不要再问她为什么了,她不会回答你了,她的精神已经悲伤到疯了。”后来这位妇女向朱可夫介绍了:“这位老太太的儿子在明斯克作战时已经阵亡了,她和她的小孙子在一起生活,德国空军空袭的时候——就是两天前,她正在井边打水,而孩子在屋里头,她眼看着炸弹落在她的房屋上,小孙子炸掉了,连尸首都找不到。^小·税?C!M!S_ *追^蕞/歆¢蟑′劫~”说着,说着,向朱可夫介绍情况的这位妇女就泪流满面。所以当时朱可夫难过得落泪,难过得他甚至忘记了安慰这位妇女。他回忆这件事情,他在回忆录讲:“当时我难过极了,没能对她们说出任何一句安慰的话,但是这位老太太的悲哀与痛苦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不时地折磨着我。为了她们,我们必须要打赢这场战争。”
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朱可夫的回忆录,白纸黑字,言之凿凿。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犹如教师教书,必不能误人子弟;企业家要生产,你就不能生产出伪劣产品;政府管理者就不能以权谋私;作为军人,军人的职业道德就是在战争中打得赢,不使人民遭受战争的苦难。军人的道德理念通常转化为对战争艺术的追求,对军事领域工作的热爱。那么这就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名将的原动力!
下面我讲第三个问题。1945年5月1日3点50分,朱可夫率领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攻入了柏林,完成了对德国的最后一战,攻克柏林了。当然,这时还有一些德国的残余部队。那么3点50分,德国一个将军叫克列勃斯上将打着白旗走进朱可夫的指挥部,交给他一封信。信中说:“为了遭受最大牺牲的各大国之间进行和平谈判,我委托鲍尔曼与苏联人民的领袖建立联系。”鲍尔曼是纳粹党办公厅主任,是希特勒的心腹。这个信就是戈培尔写给朱可夫的。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谎话连篇,撒谎不打磕巴。他有一句名言:“谎话重复三遍就是真理。”他是这么一个荒唐的逻辑!他一生写信无数,但是最后一封信是写给朱可夫的。这就是乞求停战谈判的信,因为在1945年4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自杀了!
那么朱可夫立即把这封信的内容向斯大林汇报。当他把电话打到斯大林的住所时,警卫局长弗拉西克说:“斯大林同志刚刚躺下睡觉。”斯大林他习惯晚上办公,凌晨以后他才睡觉。朱可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