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假如这不是先秦 > 第31章完结

第31章完结

秦诸子百家哲学思想与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西方哲人分门别类、比较重视个别事物分析、比较重视微观研究的思维方式不同,我国古代哲学家很早就开始整体地思考天人关系,把自然社会、宇宙人生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看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把实现“天人合一”当做整合天人关系的最高理想境界。二,哲学始终没有像欧洲中世纪那样变成神学的婢女。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原始宗教、多神教一直在民间存在;道教自东汉创立,佛教、基督教自西汉、明末先后传入中国,都成为了中国宗教的主导力量。但是,神学与反神学、宗教与反宗教、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斗争与融合,一日也未停止过。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础与主干,儒家哲学虽经秦祸灾难性打击,以及魏晋隋唐道教、佛教两次高潮的冲击,但都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底以及思想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最终创立宋明理学,实现援道入儒,援佛入儒,儒道佛三教合流。宗教神学,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始终都没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三,以伦理为本位的人道主义。西方的人道主义以个性自由为本位,中国的人道主义以社会伦理为本位。以伦理为本位是儒家哲学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中国哲学最显著的特征。黑格尔曾经认为中国只有伦理学,没有思辨哲学。这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如果说西方哲学发展所走的是本体论、认识论的路线,中国哲学发展所走的则是伦理学的路径。正是通过对伦理学的研究,儒家哲学促进中国思辨哲学达到它的巅峰,同时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以伦理为本位的人道主义精神。四,知行统一的认识论。虽然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具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但古代哲学家所理解的知和行与现代认识论所讲的认识和实践,还是具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绝大多数古代哲学家都主张知行统一,都是可知论者,很少有西方那样的不可知论者。即使庄子,也不是绝对的不可知论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