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的国民阶级的代表)与氏族贵族的矛盾。经济要向前发展,不可能止步不前,更不可能倒退,所以,显族贵族与氏族贵族的斗争就不可避免,并且由于显族贵族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最终的胜利也是必然。但是这种斗争是复杂曲折的,往往暂时还会有失败。秦的统一六国,就是法家思想的胜利。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代替了氏族宗法政治,自由经济代替了国有经济。
儒家在政治观点上表现为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而法家的思想家们则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他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他们认清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并以大无畏的精神去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吴起因变法遭射杀,商鞅因变法遭车裂。
法家思想可以简单概括为“富国强兵”四个字。富国,就是剥夺氏族贵族的特权,发展自由经济;强兵,就是以武力统一天下。我们都知道,法家一直在寻求可以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推助力量,与其说,法家选择的是秦国,倒不如说,选择的是秦始皇。在法家看来,一个平易近人、感情丰富,或者一个慈悲为怀、懦弱无能的君王,根本无从承担起推行“法治”的重任。他们要寻找一个具有“法治”思想的铁血君王,让他去收拾天下的残局。这位铁血君王应是这样的英雄:他能够用最强力的手段去奴役民众,然后使民众获得解放。据法家说,寰宇要想“大定”,海内要想“清一”,苍生要想“获救”,天下人就得先忍受这位“救世主”的奴役。显然秦始皇是最合适的、最理想不过的甚至是唯一的人选。秦始皇从年轻时代起就接受秦国的特殊的文化环境熏陶从而表现出极强的“法治主义”精神,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法家理论,对法家大师韩非子钦佩得五体投地,四处网罗各国的法家人物,坚决按照法家的“君主极权论”和“暴力万能论”来建构新国家的模型,坚决推行武力统一中国的铁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