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假如这不是唐朝 > 第6章完结

第6章完结

农业发展,使更多劳动者从事手工业成为可能。′1-3\3,t·x_t..?c/o.m′唐前期,手工业大多由官府控制,但这种局面很快被手工业的发展所冲破,大量的私人作坊出现。唐代手工业的分布很广,出现了许多手工业中心。除长安、洛阳外,许多城市出现了代表性的手工业。如成都的造纸、纺织、制盐,定州(河北定县)的丝织业,邢州(河北邢台)的瓷器业,易州(河北易县)的制墨,登州(山东蓬莱)的造船业等。

在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加上国家的统一,唐代商业发展得很快。表现在商品增多,商业城市大批形成。

当时的商品种类很多,粮食、盐、酒、茶、粮、药、纺织品、金银制品与许多生活用具都有供应,其价格也较稳而低。贞观时,“斗米三四钱”(《贞观政要》)。开元年间,“米斗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通典》)。

商业城市也大批出现,西北有兰州、凉州,西南有成都、桂林,长江流域有潭州、荆州、江陵,沿海有登州、扬州、杭州,南方有交州、广州,黄河流域有长安、洛阳、开封、太原、定州等。\第¨一/看?书?旺· ^嶵¢芯*章+洁_更-歆\快!在这些商业城市中,有专门的市,有管理市场的市令与市丞、市佐等官吏。还有专门的开市收市制度:“凡市尝以午时击鼓三百下,商人始入市。日入前七刻击钲(锣)三百下而散市”(《册府元龟》)。凡上市之物,皆有市官检查,分精、次、粗3等,并检查量具衡具。如果发现以次充好、弄虚作假,货物就会被没收。

从以上情况可见,唐前期的经济是十分繁荣的。由于这时期经济的高度发展,使我国的封建社会前进了一大步,也给唐代文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万国来朝天可汗

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当时,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北路到叶尼塞、鄂毕两河上游,往西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地区。西路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的玉门关西行,经今新疆境内有3条路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墈+书?君? !勉¢肺+粤+犊*

西南路经西川到吐蕃,可达尼泊尔和印度,或经南诏、缅甸到印度。往东经河北、辽东可到朝鲜半岛。

海路交通方面,去日本有3条路:一是由登州(山东蓬莱)出发,渡渤海沿辽东半岛东岸和朝鲜半岛西岸到日本;二是由楚州(江苏淮安)出淮河口沿山东半岛北上,东渡黄海经朝鲜半岛到日本;三是由扬州或明州出海,横渡东海直驶日本。

到南亚诸国的海路,从广州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过马六甲海峡到苏门答腊,由此分别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斯里兰卡和印度。到西亚的海路,主要是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湾沿岸。

在唐代,还初步开辟了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这些交通线,由于沿线的出土文物和沉船打捞而不断得到证实。以上事实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亚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赞赏,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

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日本派出遣唐使共13次,另有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3次。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不超过200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大增,如公元717年、733年和838年派出的3次遣唐使,人数均在550人以上。

1970年,在西安发现的日本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日本奈良东大寺内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大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如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在唐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他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