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假如这不是唐朝 > 第24章完结

第24章完结

多人,成为江北淮南地区“独秀无伦,道俗归心”的著名高僧。

佛教自6世纪中叶传入日本,开始在上层统治者中间流传。大化革新中,日本仿照唐朝推行租庸调制。由于两国国情不同,租庸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人民为躲避沉重的剥削和逃避兵役,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寄托,不是“逃亡他所”,就是“寂居寺家”。当时出家为僧基本没有什么限制,最高的是受三净聚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受戒不必三师七证,只要有一戒师即可;就是没有戒师,只要自己认为条件成熟,也可自誓受戒,所以当时日本僧人差不多都是“自度”、“私度”为僧的。

大化革新后,虽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但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并未停止。奈良天平时期,社会矛盾仍然尖锐,为了“规避课役”而入寺的农民,往往“动以千计”,这是因为一进佛门就不必再负担政府赋税。政府一方面要利用僧籍地主打击世俗豪强地主的势力,即通过佛教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又考虑寺院势力的过分增长,对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威胁,因而又力图控制佛教的发展,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