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假如这不是唐朝 > 第27章完结

第27章完结

到了唐朝,封建帝王们把开放政策使用得淋漓尽致!

政治领域。′E~Z/小-税_徃* _芜′错\内.容!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的选人用人机制,冲破了以出身门第取人的羁绊,使得那些出身卑微的寒士阶层有了步入仕途的机会。难怪唐太宗看到当年人才济济的盛况,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更为有趣的是,在当时开放的政治氛围中,知识分子对当官的热情毫不隐讳,不像后代知识分子那样羞羞答答。只要看看唐代著名诗人的早期诗歌,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对仕途、对功业的热切追求和向往。

最典型的就是高宗时期一位叫元余庆的知识分子。因为他早年师从名士王义方,王义方特别欣赏他,曾对他说:“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于是,他就改名为“元半千”。此人曾向皇帝上《陈情表》,大肆鼓吹自己的才能,然后向皇帝要官做。其中有一段话的大意是,皇帝可以召集“天下才子三五千人”,和我一同比赛,考诗、策(策论、政论)、表(奏章)、判(判词)、笺等文体。-白!马?书!院` *追/蕞-薪′彰?节+如果有一个人的成绩排在我前面,你把我的脑袋砍下来挂在城门楼上,把我的骨头碾成粉末,向天下才子谢罪。陛下你就收下我吧,给我官做吧。你要是听了我的建议,我以后什么话都可以跟你说。如果你不采纳我的建议,我就把诗书全烧了,把笔墨全烧了,独自一个人坐在深山里,我看你还能选取什么样的士?

这种几乎近于无赖式的“跑官要官”,在唐朝却是大行其道的。连武则天这样的人都能容忍这样的行为,最终还是给了他官做。

有这样开放、清明的政治环境,人的潜在的欲望才能得到激活、释放。在唐朝,不仅中国人可以在朝为官,连外国人也可以分得“一杯羹”。日本、印度、波斯、朝鲜等国人都在唐朝担任过要职。唐朝在政治上的开放,最直接的效应就是《贞观政要》里的一句话:令“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1~8,5.t`x,t-.!c¢o¨m^

经济领域。唐朝的开放,在经济领域直接表现为商贸市场的繁荣。著名的东市、西市是唐朝商贸最为集中的两大市场,市场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许多异域商品都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运往长安的。外国商人常年生活在长安,和中国商人互通有无。当时因经商而定居长安的有著名的西域昭武九姓,他们为长安市场的繁荣和唐朝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化领域。唐朝文化的繁荣,无疑得益于这个王朝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文化胸怀。唐诗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中的壮丽景观,除了前朝艺术方面的充分酝酿和准备之外,与唐朝最高统治者对文化持开放的、不设防的政策有很大关系。正是在这样的宽松政策下,诗人队伍才能不断壮大,名家名篇才会层出不穷。可以断言,诗歌发展至唐代,其参与创作人数之多、创作数量之丰、题材领域之广、风格流派之众,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唐代乐舞的开放性特点,表现为西部乐舞、中原鼓乐和江南丝竹三大艺术的渗透交融。唐初最为有名的三大乐舞《秦王破阵乐》《九功舞》《上元舞》,都是在皇帝的亲自主持下完成创作的。《秦王破阵乐》表达的是唐太宗发扬蹈厉的精神气质和昂扬激越的战斗情怀,表现出一种阳刚之美;《九功舞》则表达了唐太宗以文德治天下,天下安乐的情怀;《上元舞》是在唐高宗李治的主持下完成的宫廷乐舞,其风格迥异于《秦王破阵乐》和《九功舞》,虽然在场面上追求宏大的气势,但表达的却是一种声情摇曳、温婉柔媚的审美情趣。

唐代乐舞在玄宗朝进入最为繁荣的时期。唐玄宗李隆基贵为天子,却是一个有着极高艺术天分的音乐家。由他亲自改编的《霓裳羽衣曲》,其声韵婉转,美妙绝伦。多才多艺的杨玉环(杨贵妃)根据乐曲创编的舞蹈,柔美动人,更为此曲锦上添花。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其《霓裳羽衣舞歌》中对其有传神的描绘。在唐玄宗的倡导下,唐代宫廷乐舞创作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也涌现出许多名垂青史的音乐家、舞蹈家,如李龟年、雷海青、杨玉环、江采萍等。

其他如书法、绘画等领域,也都出现了像虞世南、欧阳询、吴道子、韩干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