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植一看没有谈下去的可能,只好降低了标准,说:“如果宋金两国能够达成协议,可以将原本给辽国的岁币转送给金国。?叁,叶¨屋. ¨免·沸+岳\黩,”
完颜阿骨打听到这句话,脸上才露出了笑脸。其实这句话才是他最想听到的,毕竟“燕云十六州”本来也不属于他们的地盘,即便是还给了宋朝,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还能够白白得到20万贯的岁币,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宋金两国达成了一个协议。因为这个协议是在海上签订的,所以史称“海上之盟”。
或许细心的人能够发现,当初宋徽宗给马植的御笔上写的是“燕京并所管州城”,但是并没有将“燕云十六州”一一作标注。等他们发现这个笔误之后,想要再找金国修改,可惜这时候的金国态度十分强硬,宋朝已可谓不失败而失败。所谓不失败,指宋人字面上索要燕京的要求已经达到;所谓失败,指宋人本意欲得“燕云十六州”,而不仅是燕京。
3.用钱买地
宋金两国达成协议之后,立刻就开始着手准备攻打辽国。-精`武.小_税,旺¢ ?追*嶵?歆!彰_踕.辽国有5个国都,分别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西京云中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
按照“海上之盟”的协议,金国负责攻打“燕云十六州”之外的3个首都,也就是上京、中京和东京。金国本身也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民族,而且曾经又是辽国的属国,所以对于辽军的作战风格非常了解,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他们就已经攻打下了3座城池。宋朝负责攻打西京和南京,负责人是童贯。
别看童贯在和西夏打仗的时候,手段非常强悍,可是在面对金兵的时候,就如同秀才遇到了兵。已经被金兵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的辽军为何还能够对抗宋军?难道说是宋军真的这样不堪一击吗?
这也是有着很多原因的,首先童贯并非武将出身,对于打仗,他也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平日里在和西夏的战争中,他还能够凭借着经验获得胜利,可是面对辽军,他丝毫没有优势可言。而且在经历了金兵的攻击之后,辽国的天祚皇帝已经失去了踪迹,辽国士兵更是面临着生死考验。`精\武/小-税^罔\ ,冕,肺~阅?犊?
当他们决定破釜沉舟的时候,却忽然发现来犯的不是金兵,而是和他们一向和平相处的宋军,心里的满腔怒火更是燃烧起来。估计当时辽军都在愤恨,金国原本作为我们的属国,我们之间这场战争算是内部矛盾,你们宋军跑来凑什么热闹?
借着这股满腔怒火,辽军竟然将童贯带领的15万人马击退,可是他们并没有乘胜追击,童贯狼狈撤军。可是童贯并不甘心,一来是他野心极大,再者如果真的就这样惨败而归,在宋徽宗那里,他也难以交代。怎么办呢?童贯想来想去,只想到了“亡羊补牢”的法子。他将所有的残兵败将凑了凑,又组织了一支军队,想要再次攻打辽国。
还没有展开攻势,辽国就派人来了,或许有人就问了,为什么辽国人不去找金国,反而是来找宋朝呢?辽国人心里非常清楚,他们和金国之间的争斗已经势在必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能够在战场上见真招了。可是宋朝不同,他们的战斗力不堪一击,或许只是受了金国的蒙蔽,如果辽国能够和他们谈谈,没准就能够阻止他们对自己宣战,让他们能够专一抵抗金国的入侵。再加上原来童贯曾经出使过辽国,所以他们来找童贯。
听到有下人来报说辽国使节到访,童贯心里也有些纳闷,这个时候,辽国使节来干什么呢?不过他还是召见了辽国使节。就在大帐之中,童贯正襟危坐在主帅的位置上,斜着眼睛看着辽国使节,估计在那一刻,他又想到了当初在辽国所受到的耻辱。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慢慢地开口问道:“眼下大战在即,不知辽国使节来此,有何见教?”
辽国使节岂是那种能够被童贯傲慢态度激怒的人,他微微一低头说道:“女真族是我们的臣子,眼下叛乱于辽国,此事你可知情?”
“知道!”
“我们与女真之间的斗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