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权力发生冲突。
十五岁即位的桓帝,虽然一时被拥立自己的梁冀压服,但到了成年后,他开始对大将军之专横产生厌恶。
“朕是个虚位天子,丝毫没有权力可言。要是朕有梁冀一半的权势,那该多好……”桓帝如此想。为达到这个目的,他非打倒梁冀不可。
这一点,梁冀早就想到。虽然头脑不怎么好,但事关扩张权势,他就有了动物性的锐利本能。
“看情形,最后得和皇帝对决了……这个结果,我是否如同世祖皇帝,非成为皇帝不可呢?”
梁冀认为,为求保身,他似乎只有自己成为皇帝一途。
桓帝给他特别待遇,例如“入朝不趋”。廷臣进入朝廷后,必须以小快步行走,因为他们都是天子的仆人,所以不能大剌剌地悠然步行。这样的行走方式叫“趋”。而在所有的廷臣中,只有梁冀不必如此。他被准许在殿中抬头挺胸、昂然阔步。
此外,他也被准许“剑履上殿”。上殿时,百官必须脱下靴鞋,并且除去佩剑。而梁冀则可以穿着靴鞋,佩剑上殿。
“谒谮不名”也是他受礼遇的项目之一。依据宫殿规定,廷臣觐见皇帝时,负责呼叫的宦官会拉长声音直呼谒见者的姓名,如“梁——冀——”这样的呼叫;唯独对梁冀则使用“大将军阁下——”之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