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的是生活用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以便使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布料,香水,面包,雕琢器皿。还有整个采摘葡萄的劳作过程。
我们个个都为画师在这些壁画中的细腻的笔法、劳作和工具的细节以及美少年的俊秀而着迷。但假如你们离远一点,把所有边饰连起来打量一下,有个问题会自动跳出来:为什么是在这里?答案是简单的:向来宾们炫耀兄弟俩的财富来源。
在庞贝时代,它相当于在百老汇滚动着的流光溢彩的文字。它们不由得让人想起当时已去世十余年的佩特罗尼奥 [2] 在他的《萨迪利空》里描写过的场面。作品里讲述一场由特里马乔内安排的宴会,正巧他也曾是奴隶,在变得富有的同时始终是不可救药的粗鲁。在宴会期间,他让一个奴隶大声朗诵特里马乔内的全部产权和收益来源的单子。
任何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对生活在尼禄朝代的人物的一种令人捧腹的滑稽模仿,一幅讽刺画。然而佩特罗尼奥是对的,这些曾经的奴隶在富得流油后还是十分低俗粗鲁,在这里,在庞贝的这间屋子里也能感觉到这一点。那条“宣传边饰”说明了一切。不,简直能听见佩特罗尼奥在讲述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