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笔底波澜 > 第3章完结

第3章完结

情,“慎勿评品时事,臧否人物,以缨当世之怒,以取禁止之耻”。按照这一尺度,《申报》的言论向来是有节制的,以不得罪清廷为度。

即便如此,在清廷的眼中,《申报》仍然是大逆不道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恭亲王奕曾照会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引用上海道台给英国驻上海领事的公文说:

查上海英国租界有英商美渣(即美查)于上年创设申报馆,所刊之报,皆系汉文,并无洋字。

其初原为贸易起见,迨后将无关贸易之事逐渐列入,妄论是非,谬加毁誉,甚至捏造谣言,煽惑人心,又复纵谈官事,横加谤议,即经职道函致英领事饬禁,未允照办。

奕在照会中蛮横地要求威妥玛给英国驻上海领事饬令:“凡不关贸易之事,不准列入《申报》。”转引自杨天石:《光绪皇帝的新闻思想》,《炎黄春秋》2003年第8期,页64。

可想而知,早已经历近代文明洗礼的英国一定不予理会。这一原件至今还保存在伦敦档案馆里,活脱脱地画出了清王朝专制、愚昧、无知的嘴脸。这是那一时代中国言论环境的最好注脚,我们也由此可知《申报》只是租界时代的特殊产物。

[记事]

12月31日,在与《申报》的竞争中,创刊十年之久的《上海新报》宣告停刊。

1874年:王韬开创“文人论政”的先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