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笔底波澜 > 第16章完结

第16章完结

3月11日,商务印书馆创办《东方杂志》,“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图文并重,到1948年12月终刊,历时45年,共出版44卷,成为20世纪前半叶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性刊物。

3月31日,陈独秀在安徽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半月刊),每期发行4000册,安徽各地及上海、北京、保定、南京等地设有58个代派处。

5月8日,清廷以军机大臣名义致函各省督抚,要求查禁“悖逆”书报,仅点名的就有18种,《黄帝魂》、《中国魂》、《新湖南》、《新广东》、《浙江潮》、《预言新民丛报》、《浏阳二杰论》等榜上有名。

6月21日,清廷特赦戊戌党籍,牵涉戊戌变法案的几乎都受到赦免,只有“罪魁祸首”康、梁除外。尽管梁启超在国内的办报活动仍不能公开,但从12月14日起,他主编的《新小说》杂志迁到了上海,由广智书局编辑、发行。

9月17日,卞小吾创办《重庆日报》,鼓吹革命,提倡男女平等、振兴实业,被誉为“重庆的苏报”,发行量迅速由500份增加到3000多份。

1905年:《民报》的号角

对清廷来说,对中国近代史来说,1905年都是一个转折点。在空前的危机下,清廷下决心实行改革,慈禧太后成了戊戌变法遗嘱的执行者。有些举措甚至超过了当年,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舆论,几乎一致认为启迪民智、提高国民素质是中国振作起来的前提。而在当时,启迪民智的主要方法就是兴学校、励游学、译西书、开报馆以及阅报讲报等。仅专文论述者就不胜枚举。上海《新闻报》从3月28日到31日连载《论报馆之有益于国》,断言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其国终不能长存,其国终不能独立”。《东方杂志》第8期也发表专论《论政府宜利用报馆并推广白话演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