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章士钊和王无生在南京自办《独立周报》,就内阁制与总统制、政党问题、《临时约法》的缺点等展开讨论,特别提出了为政之本在于“有容”,即“不好同恶异”的观点。?薪^完? ′ ^鰰?栈^ /埂.薪?蕞^全?对辛亥革命中登上权力舞台的革命党人颇多批评。这本政论周刊可以看作是《甲寅》的先声。
9月23日,《申报》易主,史量才登上报业的舞台。
10月24日,《山西共和白话报》因为报道军队滥发“恩饷”的消息,被太原警厅封闭。
11月23日,杭州《天职报》被暴徒捣毁。
11月,黄远生、张君劢等撰稿的《少年中国》周刊在北京问世,明确以揭露社会黑暗,对政府尽忠告和监督之责,对袁世凯的批评也很尖锐。
11月,四川都督胡景伊逮捕前《广益丛报》记者、《蜀报》主笔、颇有声誉的朱山(云石),第二天以“意欲炮轰都督府”的罪名斩首。王光祈等成都创办的《晨钟报》,创刊不久即被胡景伊封闭。
12月1日,梁启超归国不久就在天津创办《庸言》半月刊,借助他在言论界的声望,发行量最高时达1.5万份。\咸~鱼-墈?书/ ¨已_发!布·最.薪/蟑¢洁/
1913年:报人胡石庵拒绝袁世凯授勋
笔底波澜
1913年:报人胡石庵拒绝袁世凯授勋
3月20日,时为国民党实际领袖、正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宋案”发生,举国舆论一片哗然。同一天,袁世凯指示“对于外交、军事秘密事件,一律不准登载”,宣布从第二天起,由陆军部派人“实现新闻检阅签字办法”。4月1日,与宋教仁政见“时有异同”的梁启超,在《庸言》发表《暗杀之罪恶》,盛赞宋是“我国现代第一流政治家”,杀害他是国家不可挽回的损害。4月9日、17日,《中华民报》发表《强盗政府》、《讨逆》等社论,直指袁世凯是“全国人民之公敌”,列举了袁的十大劣迹。4月16日,汕头《大风日报》发表《万恶政府》的时评。4月26日起,上海各报陆续公布44件“宋案”证据,引起强烈反响。`我*得?书-城′ .已!发_布¨最/辛^璋^劫!种种迹象表明,袁世凯逃脱不了幕后指使的嫌疑。4月29日,北京《国风日报》、《国光新闻》、《新中国报》等就“宋案”发表评论,猛烈抨击“民贼独夫”、“万恶政府”。
5月,袁政府通知各报,凡“碍及国家治安或滋生乱事”的新闻电报,将按“万国电报通例”,一律扣发。各地报业公会纷纷致电抗议,一切都归于无效。
孙中山、黄兴这些民国的缔造者,在“二次革命”中成了通缉犯,再度踏上流亡之路。袁世凯以武力奄有四海,新闻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重迫害,仅6月22日、26日,内务部就几次发布限制报纸言论自由的通令,被杀害或迫害致死的报人至少有13人,到年底全国报纸总数只剩下139种,史称“癸丑报灾”。
在黎元洪控制下的武汉,1月14日,《群报》、《武汉民报》因为披露湖北司法当局丑闻,两报经理被拘捕。武汉报界联合会通电全国予以谴责,呼吁维护记者正当权益。6月24日,汉口《震旦民报》因出版画刊讽刺袁世凯、黎元洪,黎唆使法租界当局予以封闭,编辑野马、邓狂言、漫画作者何铁华等被捕,野马、何铁华被杀,邓狂言瘐死狱中。汉口《民国日报》遭查封,编辑周览、杨端六、曾毅、成希禹等被捕。7月6日,《民国日报》为此发表《宣言书》,抨击黎元洪。
6月27日,汉口《自由日报》遭查封,社长陈醒黄被捕,很快遇害。
8月11日,黎元洪下令查封汉口《讨报》,12日,《讨报》刊出评论《释讨》予以抗议,并发表《通告》宣布停刊。8月14日《讨报》派人进京,呈请两院弹劾黎无理查封。两院接受呈文,并通过议案,可惜只是一纸空文,黎置之不理。9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