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考古传奇 > 第22章完结

第22章完结

^z¨h¢a*o_h/a\o~z^h^a~n,.?c¢o-m-\求.书\帮/ `罪*欣~蟑′截^埂_薪/筷\·9¢5~k¢a\n′s^h-u^.\c!o`m′

第二部分:关于金字塔的记载在法老的国家(图)5

后来德农遇到了象形文字.对这种文字,他一无所知,德赛军中也无可以请教的人.可他不管这些,径自把自己看到的一切画了下来.虽然不懂,却靠着敏锐的观察力,他马上知道这种文字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他看出象形文字有的是阳文,有的是阴文.在萨卡拉,他画下了阶梯形金字塔;在丹德拉,画下了古埃及后期金字塔的巨大的残骸;接下来,在古底比斯废墟的100个城门之间,不知疲倦地奔波着.可他还没来得及画完,却接到了拔营行军的命令,只好一边骂着,一边找几个士兵,让他们暂时停止打背包,帮他把一尊雕像头上的泥壳清除掉.直到给养车已经发动了,他还在那里画个不停.德赛挥军深入埃及,直趋阿斯旺和尼罗河第一瀑布.在埃勒芳坦因,德农画下了阿蒙霍特普三世时修建的华丽的圆柱教堂.1822年,这座圆柱教堂被拆毁了,所以,德农的这幅画就是它现存的惟一的记录了.赛迪曼一役灭了毛拉德,法军准备回国了.法军士兵们满载着洗劫穆马克军队而得来的战利品,而德农带回的无数画稿更是一笔丰富的收获.尽管奇特的埃及风貌已让他激动到了极点,但是这却没有影响他的绘画工艺的精湛.他的素描和老工匠镂刻出来的作品一样真实,那些老艺人一心一意地精雕细刻,既无自我表现之意,也不从个人印象下手,更从不计较"工匠"这个称呼是不是带有贬义.德农的这批画稿替考古学家保存了极为珍贵的资料.根据这些画稿撰写的《埃及记述》就是第一本关于埃及考古的系统化的科学名著.与此同时,埃及学院在开罗建立起来了.在德农忙于挥毫作画之时,其他一同随拿破仑出征的科学、艺术家们也忙于调查搜集、清点和测量他们在埃及地面上能够找到的东西.之所以只停留在地面上寻找,是因为触目所见都是丰富的资料,也就无人想到去发掘了.除了大量石膏模型、各类抄件、素描、备忘录以及矿物、植物、动物被带回去之外,拿破仑的御用文人们还拿走了几口石棺和27块石雕,其中多数为雕像的碎块,还有一块是打磨得透光的黑色玄武岩石碑,有三种不同形式的文字镌刻在上面.就是这块沉重的石碑后来成了破解许多埃及之谜的钥匙———著名的罗塞达石碑.但到1801年9月,亚历山大市投降了,法国被迫从北埃及占领地撤了出去,法国远征时运走的法老文物统统落入了英国人的手里,负责把这批文物运回英国的是贺钦森将军.由于这些古物在当时就极为珍贵,英王乔治三世下令把它们封存在大英博物馆里.就这样,法国人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在工作中有些学者丧失了视力,如此来之不易的巨大成果就全部拱手让人了.但事后人们发现,尽管原物被英国人弄走了,但这批文物已逐件录下真实的抄本或拓片,这些材料完全能够满足一代巴黎学者进行研究了.

第二部分:关于金字塔的记载在法老的国家(图)6

在远征队伍里,德农是第一个应用这些资料的人.1802年,他推出了内容生动的《埃及北部和南部的行程》.同时,弗朗索瓦.若玛着手修订他的杰作———一本根据远征科学集体的收获,尤其是德农的大批画稿而撰写出来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面世是考古学界的一件大事.对古埃及文明,过去仅有为数不多的旅行家有所了解;尽管不是什么也看不见,但其渺茫和神秘并不亚于特洛伊古城.而这部作品却空前地把古埃及文明摆到了现代人的书桌上.从1809年到1813年,若玛的《埃及记述》陆续出版了.这部24册的巨著轰动一时,那空前的盛况只有后来博塔关于尼尼微和谢里曼关于特洛伊的两部著作可与之匹敌.若玛竟能选取这样的题材,《埃及记述》的内容竟能这样丰富,附有那么多的插图,其中许多还是彩图,再加之装订的精美,这一切,今天使用现代轮转印刷术的人很难体会到这在当时是何等的难能可贵.这部巨著当时只有富有者才购买得起,买到手后就把它当做埃及知识的宝库珍藏起来.在今天,科学上一有重大的发现就能很快地传遍全球,并且借助文字、声音、电影和照片等工具复制百千万份加以传播,结果呢,那轰动一时的效果就大大淡化了.书一本接着一本地出版出来,每一本都在极力地吸引读者,慢慢地就造成读者什么都知道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