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考古传奇 > 第63章完结

第63章完结

运送古物下行时货沉河底那样的事故没有发生.就这样,这些庞大的石像,人头兽身、肋生双翼的石像,在埋没了2800年之后,登上了顺流而下的木筏,在木筏上完成了底格里斯河600英里的航程,接着绕过非洲(直至1869年苏伊士运河才建成通航),穿越了两个大洋,航行了20000英里抵达了伦敦,终于在不列颠博物馆里安了家.

第三部分:关于塔的记载智斗总督的业余考古家(图)10

雷亚德暂时离开了发掘现场.临走前,他大概拿着笔记本做了最后的巡查.在《尼尼微和它的古迹》一书中,雷亚德对这次巡视的印象的记录是关于宁录发掘现场的最后描述:

让我们一起来想像,我从帐篷里走出之后看到的情景.在大平原的一个村落里有我的帐篷.通向那土丘的小路上看见的只有迦勒底工人居住的芦苇小屋,此外周围看不到半点建筑物的影子.登上那土丘抬头四顾,还是看不到什么遗址,地面上连一块石头都找不着.只有一片辽阔的平原在眼前,几处丰茂的大麦生长着,此外就是一片枯黄的土地,只有几棵稀疏的骆驼刺,看不到一片绿叶.在几处干草和灌木丛中,能够找到一些又低又矮的东西,一缕轻烟从里面袅袅升起,这些就是阿拉伯人的帐篷.几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在帐篷周围蹒跚而动,拾枯枝,拣驼粪.一两名少女时不时走到丘顶上,她们体态挺拔,行动矫健,有时肩背柴禾,有时肩负水罐.在土丘的周围,不断地从坑里走出工人的队伍,他们须发蓬蓬的,面容糙糙的,只有短衫遮体,有的还是蹿蹿跳跳的.人人来来往往、匆匆忙忙,并像疯子一样地叫喊着.他们每人一个篮子,走到土丘周围方便之处,篮里的东西倒掉了,一片尘土扬起了,然后飞奔回去,仍然一路连喊带跳,并把土篮高高举起,在头顶上挥舞.接着突然不见踪影了.他们是我雇来的工人,负责在古迹上清土.从高坑道里刨出了粗糙的台阶,我们顺着这台阶走了下去……大约走下二十级,就倏然来到了一对大石狮之间,它们人头双翅,站立两边……地下的巷道纵横交错,一片忙碌混乱,阿拉伯工人来来往往奔走着,有的用篮筐运土,有的给同伴倒水.那些身着条纹服装、头戴形状怪异的尖顶圆帽的迦勒底人,用铁镐刨着坚硬的沙土,每刨一下就飞扬起一片灰尘.剽悍的库尔德音乐,偶尔也从工地远处传来,阿拉伯人听了就引吭唱和,一边使劲地干活,一边唱着那战斗者的歌曲.穿过两座飞狮像,似乎就走进了中央大厅的遗址,许多带双翼的的石像排列在两旁,有的为鹰头;有的完全是人形,持握各种古怪的象征性的器物.左边又有一扇门,门边同样有两座飞狮,有一座倾倒了,把前厅的路挡住了,只能从下面爬过去.这门的外边也有一座双翼石像,还有两块浮雕,由于过于破损,画面已经无法辨认了.从这朝外又挖出了一道深沟,但再也没有看到墙壁了……打这儿出来就临近了一条很深的峡谷,峡谷的彼岸是高高耸立的金字塔,战俘的画像被刻在峡谷附近的墙壁上,手里拿着贡品,如耳环、手镯、猴子等.两座飞牛石像和两座大约十四英尺高的双翅石像躺卧在峡谷边.古墟的这一面到峡谷旁边打住.所以,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朝那些黄色的飞牛石像走去.走过石牛盘踞的入口,就来到了一间大厅,许多鹰头雕像布列四周;又一对石刻飞牛卧在大厅中央.大厅的四周通向许多房间,不熟悉的人走到这里会迷路的.刨出的余土堆积在各个房间的中央.全部发掘工程由数条狭窄的墓道组成,每条墓道一边为露出了一半的土墙,一边为雪花石膏板,大墙边偶尔能够碰到一个碎瓶或颜色鲜艳的画砖.在这些艺术的长廊中,人们能够连续一两个小时欣赏那些精致美丽的雕刻品和数不清的铭文;能够看到整排的古代国王的石像旁边站着僧侣和太监;也能够看到一列又一列双翼神,它们一副虔敬的神态,手执冷杉球果或各式兵器站在一棵圣树前.其他地下室的入口都有飞牛或飞狮踞守,每间房子里都能够发现出人意料的珍品.尽情游览之后,从入口对面的出口回到地面时,仍然是原先的一片空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