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 第11章完结

第11章完结

适合应用于所有海战的一则战术格言为:「先行展开有效攻击」。?k,s·w·x*s_./o?r.g^此一格言表示,战斗的首要目标在于以集中火力攻击敌人,同时阻止敌人作出反应。我们对此一海战中之第一要务只点到为止,因为稍后我们将加以详尽讨论。不用说,纳尔逊自己的兵力具有高度的战备,而他决定即刻加以运用以利用法军战备不佳的弱点,如此一来,他可以说是贯彻了此一格言的精神。但是诚如我们所将见到的,此一格言的意涵不仅只包含奇袭要素、心理与物质上的战备期能迅即投入战斗、或攻击精神而已。

人乃为最重要因素

作战是种你死我活的战斗。作为战斗策略的战术是由此种暴力行为的实体与隐喻上的中心所构思与遂行的。战术之完美境界比政策、战略、作战艺术或后勤等,都更具有本能的性质。战争之遂行究竟是一种科学或艺术,两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议题。辩论的双方都了解,所谓的领导魅力在作战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若阅读早期的作战论述将会觉得领导的魅力乃为作战胜利的主要因素。此点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吗?科学与艺术乃心理的活动;两者都未能反映战斗本身的实况,都未能超越下述议题的重要性:意志与耐力,以及战斗领导人将此等特质教授给他的部队的能力。-纨^夲+鰰`颤¨ !已^发^布_蕞~欣?蟑,劫!

本书的目的不在于讨论领导特质,而是在讨论战术这项心理活动。但在道理的表象下隐藏着热情与死亡的危险。若未能了解暴力的本质,则根本无法了解作战。我们军人是不可能具备诗人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假如我们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恐怕会发疯。有人说福雷斯特(C. S. Forester)笔下的英雄霍恩布洛尔(Horatio Hornblower)假如真活在世界上的话,可能会因为胃出血而被送至岸上救治。派翠克·欧布莱恩 (Patrick O'Brian)笔下那位坚毅的老水手杰克·奥布雷(Jack Aubrey)则更像一位帆船作战时代或任何其他时代的典型舰长。本人希望,本人对尼罗河之役的描述能让读者感觉到作战中之人的要素、极端亢奋的情绪,以及控制下的暴力与混乱情势充斥的环境,对战术计画与战场决策的影响情形。

本人无法判定拿破仑那句名言「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强度比为3比1」是否正确。但不论怎么样的比例才是正确的,在陆上作战与海上作战中,此一比例可能没那么大,因为军舰在海上巡弋时,水手们是跟着舰长行动。-k/u`n.l,u^n.o*i*l,s\.¨c·o+m·在研拟海战计画时,最好假设双方在智慧、勇气与坚忍精神等方面都势均力敌。这样的假设非常重要。在耶苏降生前三个世纪,孙子就在他所着的《孙子兵法》中提到,最伟大的战场指挥要以智取胜,要藉运动来击败敌人,甚至于要让敌人有后路可退,俾促成敌人弃战并脱离战场。李德·哈特(Liddle Hart)这位提倡机动作战不遗余力的战术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陷入血腥的僵持战局后认为,最佳的战术在于运用智慧,以避免与敌人进行面对面的消耗战。然而,虽然他的间接路线作战理念可应用于陆上作战,但海上指挥官对此一理念却不以为然。海战之遂行异常艰苦且极具毁灭性。然而在依赖机器所遂行的战斗中是有可能夸大勇气与士气的重要性。上一个世纪交替之际,法国人鲍德利(Ambroise Baudry)所写的有关于海军战术的论文中即存在此种现象。无疑地,他是受到他的陆军袍择的影响;当时法国陆军对作战中的「锐气」(elan)异常重视,直到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们才发现陆上作战的攻势思想可能过于泛滥。在海上,我们对于战术巧思有不当的信心,则情形更加危险。假如敌人的士气或智慧均不如我方,当然很好;但把战术胜利寄托在要以智慧、运动与战力来胜过第一流的敌人,则可说愚蠢之至。战术家会竭尽所能让他的部队在战斗中处于有利环境,但他也愿意面对情势逆转的可能性。甚至于在陆上的作战中,像格兰特将军(Ulysses S. Grant)与英国的海格将军General Douglas Haig)都曾被指控为军方的创子手,而敌人——对前者而言,指的是南军部队;对后者而言,指的是德军——反倒被认为是由其有高度战术技巧的将领所统率的坚强部队。这些部队是经过浴血战斗才被击败的。优异的战术或许能改变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