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 第29章完结

第29章完结

就英国驱逐舰攻击而言,杰立可本身没有这个机会。′山.叶?屋? *首·发,他最好的战术是使用主力舰攻击,并且使用驱逐舰来作掩护。驱逐舰攻击是一个相当优异的战术。使用较弱兵力必须进行冒险,杰立可的舰队并未如此做。此外,他的战术对战斗线的掌握是完美的,但对驱逐舰的攻击却形成相当的制约。

对杰立可而言,并无战术上的方法可和纳尔逊的攻击精神相提并论。理论上,很难想象1916年武器的特性。当比提假装在战役后18个月从杰立可处获得命令时,所有可能教训已可被外界所理解。虽然海军上将引入的战术改变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未看到任何改变纳尔逊式之利用分遣舰队进行战斗的事件,亦未看到1920年代与1930年代战场基本战术发生改变。在战场实践理论性战术的可能性不大,当前祇有那些其有神奇力量,可以在银幕上利用按钮移动整个舰队的人可以实现如此不熟练的运动。一个舰队的司今不能利用还未熟练的战术来找寻机会。

我们有理由相信杰立可与谢尔都晓得这个原理。假使这样,解释杰立可行动的原因之一,即系他未曾将谢尔的舰艇性能优异的事实公诸于世,杰立可仅系在舰艇数量上取得了些许优势罢了。^精+武¢小′税-旺^ ?已-发+布-醉?鑫!漳\劫,若无集中的话就无法想象结果会是怎样了。杰立可无法像纳尔逊一样的战斗,因为他面对的敌人并非像维尔纳夫率领的舰队。杰立可面对的是拥有优异武器与训练优良的强大敌手。

观念与现实

倘若战术理论家曾低估了大型舰艇的烟雾与混乱,明显地,杰立可在日德兰战役中并没有如此做。就战术而言,杰立可执行的系其认知属于他的任务部分,亦即围困德国公海舰队,在数量上尽可能地赢过敌人,并且避免因为本身的疏忽、敌人的智慧、与不好的运气所造成的损失。杰立可为避免躁进而发生的错误,系英国海军战略经过计算、计画、准则及完全预测下的结果。事实上,抵抗公海舰队并且打败之,仅是事先没有预想的战略惊奇。同样重要的,潜舰对英国产生的威胁呈现在以下几个面向:海上交通、战略封锁以及水雷战对各式海军作战所带来的影响。新型武器出现不但改变了战术与战略,甚至亦改变了后勤计画。·0+0¢暁_税-枉- _已_发-布_醉,歆-蟑.结~

战术计画很有用,因为大量的基本思想及作品已经实践,而且实行这些计画的海军军官亦开始讨论这些议题。但是若干战术问题依然存在,当中最显著者系一次大战前几乎不曾受重视的伪装之重要性。发生于北海的战役都在吸引对手注意;双方知悉数量上的优势与数量平方定律。一旦数量仅超过对手一点,没有一方想要战斗,诡计与反制诡计成为作战手段。这种计画多半是失败的,在口德兰战役亦如此。

假若藉由陷阱来达成奇袭的成效不佳,则因侦察失败而遭敌奇袭的情形就更多了。比提、杰立可、谢尔与史比(Graf von Spee)(福克兰战役中)都曾因为侦察不足而遭遇奇袭。在口德兰战役中,主要特征则是视线不良,其原因在于火炮与250条舰艇产生的引擎黑烟。显示幕上出现的东西可能迷惑了战术计画人员,使其忘记外在环境会缩短视距与改变战场特性。不像1930年代的战役,1942至1943年美军在所罗门群岛的战斗皆在夜间进行,而且通常是在近距离内与敌交火。美国海军习惯在大海巡弋,因此今日可能已忘掉海岸防卫工作的范围是延伸至不见陆地以外好几哩之处。除了潜舰之外,在狭窄的海域中还有很多机会可以玩躲迷藏的游戏。假如历史具有引导作用的话,奇袭计画可藉舰队达成,没有预期的奇袭总在眼前不远处。

提到速度,战前的作者的想法是对的,亦就是兵力在有效射程内,火炮能很快地发挥效用。因此,他们认为精心计划的调动是到达有利位置的方式。在实务上来说,过去用来获得战术优势的速度通常不会得到什么具体结果。舰队的速度系由其中最慢船舰的速度所决定,日本在对马海战中获得的优势就是一个最好例证。使用短射程火炮进行冲撞攻击,系表示长程火炮的优势逐渐消褪。此外,战前的许多作者忽视了一些指挥官在处理受损船只时必然会减低速度的问题。马汉就很明白的指出:「真正的战争速度是种浪费时间的不间断能量。」 [ 原注:摘自Hughes(1953),p.193.在这篇论文中,马汉所说的系在这些永恒词句之后:「一个舰队战争的最美好结果,系不用追赶,不用逃跑,但需控制海洋……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