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战队。想想看,攻击商船之武装快艇组成的海军对十年后,约1889年的新海军会有何影响?吾人可以想见老海军如何抱怨:「罗德岛新港(Newport,RhodeIsIand)的老学究鲁斯(Stephen B. Luce)教出了好学生,马汉对海上指挥制定之新准则的确新颖。我们有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巡洋舰,我们有许多类似艾西伍德所制造的万纳帕亚格号,我们知道任务所在——突击商船。让我们追求速度吧!战斗巡洋舰将成为下一批追求速度的舰船,接着就是奋进号(USS Indetafigable)、胡德号(USS Hood)、以及却敌号(USS Repulse)。万帕诺亚格号衍生而出的军舰将使吾人拥有世界上最快速的海军,但吾人却无充分燃料进行训练与作战,甚至亦不足以闪避敌军。」
促成转型
人人皆应阅读摩里逊之著作,渠对美海军之看法几乎总是正确的。渠提出了许多事例,证明海军对科技的识见短浅,渠对此种情形发生之原因知之甚详:
当时[十九世纪中期]的美海军仅能称之已具备既定之规范、程序与组织表而已。虽算不上是架构完善的体系,但亦有自成一格之文化……。有时过于专擅、独断、高傲、冷漠……。如同所有封闭体系,海军在想象力与智能开发上相当有限。
但当时海军亦有某些重要特质,部份仍适用于今日。海军整个架构旨在使人员有效面对无情、难以预测的大海。更使人能遗世独立地在有限空间内长期共同作业,官兵对海军与海军威权文化的关系就如同传教士与其信仰力量之关系一般。 [ 原注:E.E.Morison(1977),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