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黄老学派的同时,也让包括儒家学说的其他各派存在、发展,这为后来董仲舒儒学的发展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确立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对待匈奴方面,景帝对文帝的政策几乎是照单全收,继续与匈奴和亲,以安抚为主。对于匈奴的南下骚扰,也是以积极防御的态势对待,不轻易兴兵。同时在匈奴的边界地区设立关市,和匈奴贸易,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匈奴的骚扰。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到了景帝后期,汉王朝国库里的钱多得堆积如山,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也由于陈陈相因,以致腐烂不能吃了。”这是对文景之治十分形象的描述。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父子四十年执政时期呈现出的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誉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死后,太子刘彘即位,因“彘”不雅,改名为“彻”,即后来的汉武帝。这一年,刘彻十六岁。
汉武帝最为人所知的“绯闻”便是金屋藏娇了。当年长公主刘嫖向栗姬提亲失败之后,便把目标转向了王娡。一日,长公主带着女儿陈阿娇进宫见王美人,一见面,王美人就极力夸阿娇聪明漂亮,又让侍女领出刘彻与阿娇一同玩耍。傍晚,长公主准备告辞,看见窗外一对幼童正依偎在鱼池边十分亲密,便有意把阿娇许配给刘彻。这个主意正中王美人下怀,于是当即答应下来,并让刘彻拜见未来的岳母。长公主越看越喜欢,一把将刘彻抱到膝盖上,抚着他的头问:“你想娶媳妇吗?”五岁的刘彘看着长公主回答:“想。”长公主故意指着一名宫女,问刘彻是否合意,刘彻摇摇头,长公主又指着阿娇问:“阿娇做媳妇可好?”刘彻答:“好!我若能娶阿娇做媳妇,一定要用黄金盖一座屋子,让她住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