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 第51章完结

第51章完结

应该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得以流传,是因为司马相如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咸~鱼\墈¢书·王. ~首_发?

《子虚赋》成为司马相如的敲门砖,这篇文章后来被汉武帝看到并大为赞赏,立马召他进京。到了皇帝跟前司马相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文字辞藻也都更华美壮丽。武帝读完非常高兴,立刻封他为侍从郎。

公元前135年,武帝派大将军唐蒙征南越,通夜郎,派司马相如出使巴蜀,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进行安抚。司马相如发布了一张《谕巴蜀檄》的公告,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年他又奉命出使巴蜀,这一次回到成都受到当地贵族和百姓的热烈欢迎,他以一篇《难蜀父老》说明了为什么要和少数民族相处的道理,文章苍劲优美,说理透彻,成功地说服了众人,使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为开发西南边疆作出贡献。但后因被人举报贪污受贿,司马相如被免官。

司马相如晚年出任“孝文园令”,这是管理皇帝墓园的职位,但是他依然关心国家大事。_3?叭/看`书~徃¨ +耕-鑫¢蕞¢全,见到武帝喜好神仙之术,他因此上了《大人赋》欲以讽谏,想不到效果适得其反,后病卒于家。

关于司马相如还有一个成语——“马迟枚速”。当时和司马相如齐名的一个作赋名家,叫做枚皋。其实枚皋这个人做的赋文并不怎么样,只不过他写文很快。一次,汉武帝出了一个题目,枚皋都交卷了,司马相如还在一边皱眉头。结果因为说话口吃,脑子转得慢就留下了一个“马迟枚速”的典故。

公元前118年,司马相如因病免官,家住茂陵。武帝下令把他家里的藏书都搬回来保存,派宠臣所忠前往茂陵,得知司马相如已经去世,家里一本书都没有。卓文君说:“长卿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嗖^餿¢暁*税*蛧¢ `埂_辛?罪`全.”他留下来的书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也就是绝笔《封禅文》,进献给所忠拿回去交差。

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他是汉赋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流传至今的有上文提到的《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难蜀父老》《封禅文》,还有《谏猎疏》《谕巴蜀檄》等。虽然有部分著作在历史上起了一些消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在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的发展等方面,司马相如对汉代散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司马迁在《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并且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全文收录了他的三篇赋、四篇散文。

文学巨匠东方朔

东方朔,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人。东方朔自幼聪慧过人。武帝刚即位那会儿,曾下令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给皇帝写推荐信。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但是他的书比较厚,用了整整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之后东方朔被汉武帝任命为郎官,让他经常在自己身边侍奉。

东方朔这人很幽默,经常搞一下“无厘头”的幽默,汉武帝也很开心身边有这样一个能让自己放松的员工。

一次,汉武帝要去甘泉宫,路上遇到了一种奇怪的虫子。这虫子是红色的,五官俱全,别人都不认识,只有东方朔认识。东方朔说这虫子叫怪哉,是秦朝时期监狱里的犯人变成的,还说把这种虫子放到酒里就会溶解。武帝就叫人把这种虫子放到酒里,虫子果然消失了。

也许是太过幽默,汉武帝一直不重用东方朔,有一次他听说武帝身边有很多侏儒,于是就打起了侏儒的主意。他骗侏儒,说皇帝要杀他们,侏儒就急了,跑到武帝那去哭诉。后来武帝知道是东方朔在搞鬼,就问他是怎么回事,东方朔就趁机自黑了一把,回答道:“臣朔活着要说,死了也要说这些话。那矮子身长只有三尺多,一袋米的俸禄,钱二百四十。我身高九尺多,却也只拿到一袋米的俸禄,钱二百四十。那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