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uo;刘仁轨当然晓得此事背后的意义,心下却有顾虑——虽说他曾是个铁腕人物,却非睚眦必报,当年李义府以粮船倾覆之事构陷,并唆使监察御史袁异式逼他自尽;后来他平定百济而回,晋升御史大夫,袁异式吓得在他面前请罪,他也原谅了,在拜相后还提拔袁异式为吏部郎中,搞得一时间朝中多有议论,说他“矫枉过正”,故作宽宏邀买人心。平心而论此事他确实是故意为之,为的就是安定人心,在他看来只要不是威胁社稷的大事没必要纠缠不休,所以打击许敬宗也好,限制皇后权力也罢,都是出于公心。但这第二次拜相已与先前不同,自己毕竟已是致仕之人,总要晓得进退,如今有郝处俊之辈坐镇雅俗,七十多的老叟何必再蹚浑水?恩怨还有个完吗?
霎时间大殿上所有的目光都偷偷瞄向珠帘内,却见皇后岿然不动坐在那里,仿佛对方才所有的讨论都充耳不闻。连李治都感觉有点儿不正常,于是主动问媚娘:“刘相与郝相执笔修史,你意下如何?”
媚娘面露微笑,只轻轻答复一句:“愿依陛下之意。”
“既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刘仁轨只得与郝处俊一同领命,但心下越发忐忑——他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头,皇后的态度似乎有些太和善了!
二相受命重修史书,但这项工作刘仁轨并没能干多久,因为很快传来消息,安东发生重大变故。一向恭顺的新罗竟然拒绝大唐要求,金法敏不但不肯交出安舜,还私自册封其为高丽王,并派兵进驻百济旧境,勾结靺鞨部落侵扰辽东之地,摆出和大唐决裂的架势。事已至此,唯有一战,李治任命刘仁轨为鸡林道行军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为副,发军征讨新罗;恰好此时金法敏之弟临海郡公金仁问正在长安,此人一向亲睦大唐,于是李治又以宗主国名义削去法敏王号和官职,改立仁问为新罗王,命其随军归国;并派驸马周道务任营州都督,剿抚靺鞨,兼管水陆各部粮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