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两年运河输送的粮食大部分供给了西征军,好在东北已无战事,河北的粮食可以放心调往河南,解了燃眉之急。紧接着大唐与吐蕃的关系也有改善,文成公主的使者来到洛阳,向大唐正式通报赞普死讯,李治也顺水推舟,立刻遣使赴吐蕃参加芒松芒赞的葬礼,吐蕃又礼送战俘王孝杰归唐,遗憾的是刘审礼伤势过重已死,钦陵让其子刘易从将棺椁运回。至此大唐与吐蕃再度和解,边庭恢复平静,而没过多久又有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千里之外传来——裴行俭擒获阿史那都支,消弭了西突厥叛乱。
原来裴行俭鉴于之前征讨吐蕃失败,不便公然对付都支,于是定下计谋,请李治任命自己为大食安抚使,打着护送波斯王泥涅师回国的幌子途径西突厥领地,伺机图之。他们一行人到达西域已是夏日,裴行俭声称天气炎热行路艰难,欲等到秋后再继续前进,阿史那都支早就听说李治册封泥涅师的消息,又见裴行俭只带着千余人,而且大半是波斯的官员,便放松了戒备。哪知裴行俭曾任安西都护,在四镇颇有名望,见时机成熟便以狩猎为名迅速召集起一支近万人的西域联军,背道而行突袭牙帐,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猝不及防,双双被擒。
裴行俭凭借智谋,以极少兵力深入大漠建立奇功,不啻为李、苏定方之后又一大唐名将。事后他分兵泥涅师,请其继续前进,自己则押解都支回京,并表奏肃州(今甘肃酒泉)刺史王方翼检校安西都护,在焉耆境内修筑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宣示大唐对西域的控制。李治闻报大喜,称赞裴行俭文武双全,当即下诏晋升他为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身兼两大要职。其时左卫大将军由李哲挂名担任,裴行俭实际上已成为唐军最高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