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再次劝他攻城,刘备却不忍心。他在城外大声呼叫刘琮,可怜的刘琮心虚惶恐,不敢露面,于是刘备前往刘表墓,向已故的老州牧流泪拜别。
刘备这一连串举措,使得他与刘琮、蔡瑁等人的形象形成强烈对比:一边是坚守刘氏立场,力抗外敌,坚韧不拔,重情重义;另一边却是专搞兄弟内斗,对曹操卑躬屈膝,个人利益至上。
许多荆襄的百姓和有识之士不禁提出疑问:“同样都是姓刘的,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于是,在刘备凛然正气的感召之下,许多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的荆州“非亲曹派”人士,愿意放弃稳定的生活,选择跟随刘备,力抗北方侵略者。
南郡枝江人霍峻首先率领家乡民兵部曲数百人加入刘备军团,南郡宜城人、时任临沮县长的向朗也归附于刘备,共同向南撤退,其余跑来追随的平民百姓更是如流水般。当刘备走到当阳县时,整个撤退队伍已经膨胀到十余万人之众,所携物资数千辆。
庞大的队伍拖慢了行军速度,一日只能行进十余里,于是便有幕僚向刘备建议:“眼下最重要的是退保江陵,现在我们人数虽多,但都是一些不能作战的平民,要是曹军赶来,该怎么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