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 第81章完结

第81章完结

其实曹、孙两家的交战结果对刘备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曹操做出了进攻的举动。¨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

建安十七年底,刘备向成都政府打报告,称:

“孙家和我唇齿相依,现在有难,我不救不行,再加上乐进和关羽在青泥(襄阳南方)一带对峙,如果我不回去,乐进一定会胜(刘备还真瞧不起自家兄弟),到时侵犯益州,危害必大于张鲁。张鲁不过是个自守之贼,没有什么好忧虑的,因此,我决定返回荆州救援,请州牧再借我一万兵和若干物资,让我们联手痛宰万恶的曹军。”

刘备这套“假撤退”的把戏显然做得很到位,也很逼真,近在白水关的杨怀、高沛与远在成都的刘璋都信以为真,尤其是刘璋,还当真缺心眼儿地免费奉送了四千兵和一些物资给刘备,而杨怀与高沛也礼貌性地来到葭萌,为名义上的长官践行。

但假动作做得太逼真,同样有可能骗到队友。

身在成都的张松便误以为刘备真的要撤出汉中,急得跟什么似的,忙不迭发了个密函给刘备和法正,内容大致上是:“眼看大事可成,怎么会在这时候要撤退呢?”

结果出事了。·兰_兰·蚊!穴! ?无·错¨内-容-

翻脸无情

过去这两年来,同样身为州从事的张肃,很清楚自己这位貌不惊人的老弟一直憋着坏,干的是卖主求荣的无耻勾当,他之所以保持沉默,无非是想搞点投机:张松帮刘备抢班夺权,自己身为功臣的兄弟,总会沾到点好处不是?

然而,当那一天渐渐来临,张肃却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保持冷静了。

话说那一天,城外忽然传来消息,说是刘备准备率军撤回荆州,张肃不由得心底一凉。他忙换了身便服,悄悄走过张松的书房,出家门后随手牵了匹马,直往刘璋的官邸驰去。

在那一刹那,张肃权衡利弊,决定大义灭亲。

至于张肃告发兄弟卖主求荣,当时是出于什么心态,史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简单交代了一句“怕连累自己”,因此也无法揣度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这毕竟是关乎到家族未来的重大之举,想来不会这么简单,总得经过利益的反复权衡之后,才作出如此决定。+山~捌*墈.书`惘* ′首^发`

总之,建安十七年底,张肃向刘璋告发了张松通敌卖国的阴谋。有如此关键的人证,张松完全没有辩护的机会,便以叛国的罪名被处死。可怜这位阴谋家机关算尽,最终却落得被自家兄弟出卖的下场,想必是死不瞑目。

张松的死毕竟只是小事一桩,可刘备该何去何从?

其实不光是刘备,这件事令刘璋更加寝食难安。直到这一刻,他才大梦初醒,痛心地发觉,原来刘备是个外表很单纯、内心很邪恶的家伙,满口所谓的仁义道德,结果全都是骗人的鬼话,这使得他原本就脆弱的心灵备受打击。

打击归打击,但这个烂摊子总得收拾。于是,他紧急采取行动,传令各处关隘,不得让刘备部队通过……仅此而已。

都已经彻底翻脸了,还采取如此温和的手段,刘璋要不就是太过于自信,要不便是如笔者前面所评价的那样,是个缺心眼儿的人。很明显,刘璋对刘备还抱有某种幻想。

然而刘备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当听到“内主”张松被杀的消息之后,刘备马上意识到,已经到了跟刘璋彻底决裂的时候了,必须快速行动。

于是刘备开始大肆宣传刘璋的“恶行”,比如:提供的物资不足、克扣军饷、鱼肉百姓等等,借此来激怒荆州军团。同时,他又斩杀了倒霉的杨怀与高沛,将白水军将士的亲属虏为人质,裹挟白水军造反。

比较二刘对待突发事件采取的应急措施,我们不难发现,刘璋的政治军事水平与刘备相比,简直像个学龄前儿童。

建安十七年底,刘备正式和刘璋决裂,他命令黄忠、卓膺率领荆州兵团为前锋南下,他自己则亲自带着新收编的白水军殿后,只留下中郎将霍峻带少量士兵留守葭萌。

刘备的反戈相击在成都小朝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什么“引狼入室”、“我早知会这样”、“听我的就没这回事”之类的言论铺天盖地,马后炮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