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 第97章完结

第97章完结

有人会问了,刘备干吗不当“巴王”、“蜀王”,甚至“巴蜀王”,却偏偏当什么“汉中王”,这不是缺心眼儿吗?笔者告诉诸位,刘备之所以自封汉中王,这里面有着很深远的政治意义。.2.叭′墈!书¨王· _吾·错?内/容*

四百年前,刘备的远祖刘邦也是受封为汉王,从汉中起步建立了汉朝,现在刘备在这个汉帝国的龙兴之地称王,明摆着是向曹操、孙权示威,告诉这哥儿俩,我才是汉室的正统,你们二位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言归正传。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随着刘备封王,手下的诸将自然也会官升一等。

首先是四大将军出列: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张飞为右将军,假节;马超为左将军,假节;黄忠为后将军。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所谓“假节钺”和“假节”,都是一种军事权力的象征,“假”就是代理,“节”是符节,是传达命令的信物,“钺”则是一种特质斧头(一般为玉制),一般作为皇家的礼器,象征权威。-d_q~s?x.s`.`c`o!m!“假节钺”或是“假节”,相当于皇帝亲自授权给将领,使该将领掌握刑罚或调动军队的权力。而“假节钺”又比“假节”高出一等,依后来晋朝定下的制度,“假节钺”的将领甚至可以直接处决“假节”的将领。刘备这样的安排,可见经过入蜀和汉中之战后,关羽高居集团第二把交椅的地位丝毫没有动摇。

文官部分,在汉中之战立有功劳的法正再升一级,为尚书令,等于是汉中王国的阁揆(宰相),在他手下另外补充刘巴以及刚从荆州调来的杨仪为尚书,使得这个尚书部门成为最难相处的部门。

另一个重大且出人意料的升迁便是魏延,刘备把他从一个小小的牙门将军破格提升为镇远将军,并接下汉中太守一职,镇守前线。当时的民间赌盘普遍看好张飞为汉中太守,所以魏延胜出的结果一经发布,“一军皆惊”。!x\4~5!z?w...c′o¢m/

不但如此,刘备还特别拉高了拜官的规格,大会群臣,并当众问魏延:“今后你身负重任,有什么打算?”

魏延牛气十足地说:“如果曹操带全天下的人马来,我便为大王挡下;如果是派一个将领带十万人来,我便为大王将他们给吞了!”

刘备大赞了一声“好”,底下一干人等也不敢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一齐鼓掌叫好。

原则上,刘备用魏延为汉中太守有两个理由,第一是籍贯,第二是年纪。当时刘备军的主力还是荆州兵团,而荆州籍的将领中,霍峻已经过世,黄忠也只剩下一年的寿命(刘备和黄忠本人当然不知道),培养荆州新血自然刻不容缓,这里面最有资格的就属魏延和刘封了。于是魏延以镇远将军主屯汉中,刘封以副军将军守东三郡,双双扛起前线的重责大任。

魏延和杨仪这对“欢喜冤家”的故事,便是从这里开始的。往后的十五年里,这两人便像是养在一只缸里的两条斗鱼一般,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不可,不过,那属于另外一个故事,这里不再赘述。

至于大家都很期待的赵云同志,虽然在汉中也有所表现,却没得到升职,还是那个杂号的翊军将军。诸葛亮同志同样也没有升官,仍旧干他的老本行——军师将军。

在称王、大封群臣之后,刘备顶着酷暑烈日回到成都,此时荆州已传来关羽进攻襄樊的消息,一切情报显示战况顺利,横跨汉水指日可待。刘备只是点了点头,派人回去勉励关羽好好作战,同时命人修筑成都到汉中之间的驿道与官方馆舍,以备南北交通和军事调动之用。

在那一片看涨的声浪之中,刘备志得意满,蒙眬的醉眼似乎看到自己儿时的梦想正一点点照进现实。然而他不知道,阴谋,正在见不得光的水沼深处隐隐搅动着。

襄樊之战

志得意满的刘备,忽略了一件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