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家有凶悍小夫郎 > 分卷阅读102

分卷阅读102

“严二郎也是关心咱们嘛!”

“是、是啊, 你莫老嚷、嚷得这么大声, 他听见,该伤心了。_s?j·k~s*a/p,p~.?c*o?m-”

*

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

晏小鱼一早推开窗,发现院里落了一层薄薄的雪, 屋子里却暖融融的。

灶房里他爹娘已经做好早食,烧好炭火了。晏小月正坐在火盆边吃砧板肉,脸颊被烤得红扑扑的, 晏小鱼突然发现他阿姐似乎白了些,脸上肉也多了。

见他过来,另外三人一起看过来。

“醒来了?”何秋花从灶膛前站起身,一脸温柔地看着儿子,“先、先吃两个蛋垫垫肚子,娘再给你煮一碗粉。”

她说着话,将小炉子上温着的红糖鸡蛋给晏小鱼端了过来。

晏兴茂正在灶台上切砧板肉,闻言也笑着道:“还是先尝尝砧板肉吧,还热着呢,可香。”

晏小月把手里的碗杵到弟弟跟前:“可好吃。′萝`拉/小~说, *追¨最!新*章·节¨”

砧板肉是沛阳府这边的特色吃食,一般选猪头或猪腿部分,加上盐和花椒等香料,腌制成腊肉。腌制好后,一整块煮熟了在菜板上切开,便可以吃了。即便什么佐料都不加,味道也极好。

大年三十吃砧板肉是本地的乡俗。

一整块油脂丰盈、热气腾腾的砧板肉入嘴,是满满的肉香,对于常年沾不到油水的村里人来说,是能从年头盼到年尾的美味。

煮了砧板肉的肉汤他们也不浪费,用来炖白菜、炖豆腐、炖酸菜,都比清水煮出来的好吃。

原先在晏家时,每年过年,晏小鱼姐弟也能吃上一块砧板肉,再多便没有了。

而今他们买了整整一条猪腿做砧板肉,一家四口放开了吃都行。

晏小月捧着个碗,吃得痛快。

晏小鱼本想着要先洗脸漱口的,见他阿姐吃得这么香,也跟着犯馋了。′4`2`k*a^n_s,h?u?.¨c/o+m/

最后吃了好几块砧板肉、两个红糖鸡汤、一碗加了酸菜和肉片的红薯粉,将肚子撑得滚圆才去洗漱。

洗漱完,他和晏小月将桃符和春联贴上,晏兴茂和何秋花也将祭祖要用的贡品、香烛都准备好了,一家人穿上厚衣裳,准备上山祭祖。

*

既已断亲,严格来说,晏家的祖宗已经与晏小鱼他们没有关系了,但晏阿奶他们还是认的。

在晏兴茂和何秋花看来,儿子一手厨艺全是托他阿奶的福,从地府学来的,他们一家有如今的好日子也多亏了晏阿奶,决不能忘恩。

分家后,他们已经去晏阿奶坟前祭拜过两次了。今日是第三次,因为是年节,为晏阿奶准备的贡品也格外的隆重。纸马、纸钱、香烛、供果、酒肉,俱是花了大价钱买的。

因为对地府的存在深信不疑,夫妻两也不吝惜银子了,深怕晏阿奶在下头受委屈。

西岭村的坟山就在后山东南位置的一片杂树林里,离山脚没多远,村里的人死后都会葬到这里,村民们祭拜先人也都来这儿。

地上雪还没化,晏小鱼一家四口左手提着贡品,右手拄着根棍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上走。路上遇见好些村民,都是上山祭祖的。

冤家路窄,他们在晏阿奶坟前,跟晏兴盛夫妻碰了个正着。

晏兴盛看见晏小鱼一家手里提着的贡品,气得咬牙切齿,握紧了拳头——这些纸元宝、纸马,一看就不便宜,晏兴茂竟然宁肯把银子花在这些玩意儿上,也不舍借钱给他赎儿子!

晏小鱼见了这位大伯也没什么好脸色,晏兴盛还没开口,他先嘲讽上了。

“大伯,今日这么大的日子,怎么只有你两过来呢?大堂兄不是最重孝道了吗,怎么都不过来祭拜阿奶,总不至于是嫌路不好走吧?”

晏小鱼顶着晏兴盛要杀人一般的目光,旁若无人地挖苦他:“莫不是爷爷真病得不行了?大伯,这可就是你的不对的了,这么大的事儿,你也得跟村里人说一说啊,人家也好去家里看看爷爷不是?怎么光顾着找我爹要银子给爷爷治病,却不通知街坊领居们,让大家送爷爷一程?”

旁边几个村民面面相觑,晏老爷子病得不行了?不是昨日傍晚才出来炫耀过他大孙子吗?

有那眼明心亮的,立刻就猜到这是晏兴盛为了找他二弟要银子编造的借口了。

村里人跪在祖先坟前,眼睛却不自觉地往晏小鱼他们那儿瞟。

晏兴盛气得眼冒金星,立刻指着晏小鱼骂起来了,晏小鱼也不是好惹的,叉着个腰气势惊人,恁是没让晏兴盛占着上风。

最后骂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