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家有凶悍小夫郎 > 分卷阅读199

分卷阅读199

村里人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还有些嫌弃:“怎么又躺这儿了?”

晏小鱼早知晏兴盛染上了酗酒的毛病,但没想到竟已经这么严重了。¨h¨u_a,n_x*i~a*n-g.j·i+.~n+e¨t¨

他挑了挑眉,问边上的柳条:“他现在经常这样?”

柳条点了点头:“他把晏家的银子都败光了,后头开始卖田卖地,这回又将家里人的衣裳鞋帽、陶婶子的首饰、晏秀才的书,都拿去当铺当了。而今啥也不做,就喝酒,也不知这回的银子能撑多久。”

晏兴盛将晏老爷子和晏小宝的衣裳鞋帽都拿去卖了,村里人看不过眼,背后没少嘀咕。

晏永和一直没回来,陶翠青先前险些被晏兴盛养死,后头被瞧不过眼的陶家人接走了,如今晏家只剩晏兴盛了。

看着烂泥一般的晏兴盛,再看看被众星捧月一般,围在车上的晏小鱼姐弟,村里人唏嘘不已。

第100章 第 100 章 他满心期盼,只等着将……

晏小鱼他们到家时正好赶上晚食。!t.i.a-n¢x+i*b`o¢o/k~.^c¢o′m.

晏小鱼托余三郎传了口信, 何秋花和晏兴茂知道他们今日回家,一早便盼着了。

若不是要提前安置十来口人的饭食,这夫妻俩也想去村口接人。

见晏小鱼他们身后乌泱乌泱地跟了一群人, 何秋花和晏兴茂赶忙迎出来招呼。

一家人在村民们的帮助下, 将从县里拖回来的锅碗瓢盆之类的器物搬进家里。这些可是晏小鱼吃饭的家伙,尺寸样式都是依着他的身量和习惯特意定制的,他宝贝得很。

里头贵重、轻巧的会带到岭北去,笨重些的要么送, 要么卖。

两个石磨便送给村里了,余春英她们做豆腐生意正好用得着;还有些不碗篮瓢钵之类的小物件,晏小鱼送给孙婶子她们这些帮工了。~1~8,5.t`x,t-.!c¢o¨m^

三口大铁锅提前在县里铁铺卖了。

晏小鱼一家都是从苦日子里淌出来的, 即便而今手头宽裕了,也没有大手大脚的习惯。

此去岭北, 花销不小, 到了那儿,重新开食肆又需得一大笔银子, 这些用不着又不方便带的东西能卖一点儿便是一点儿。

将东西归置好后, 晏兴茂要留村里人吃茶, 村民们知道晏小鱼几人该吃饭了, 不肯多留, 借着帮孙婶她们搬东西的由头一起走了。

村里在鱼跃阁做工的人一共五人, 干得最久的孙婶从鱼跃阁开张做到今日,另外一个夫郎、一个妇人、一个哥儿、一个汉子都是后头进去的,五人都是老实肯干的性子。

这回铺子关张, 晏小鱼和严少成商量之后,给他们各自多发了三倍的工钱,最少的也有五两银子, 还将铺子里没用完的米粮食材也分与他们了。

晏小鱼厚道,从不亏待手下干活儿的人,所以鱼跃阁的活计在村里抢手得很,被挑中的人在村里都格外有面子。

晏小鱼宣布要关铺子时,孙婶她们失魂落魄,暗叹往后都寻不着这样好的活计了,没想到最后还得了这么大一笔赏钱。不仅深感慰藉,又对晏小鱼一家和严少成多了几分叹服与感激。

手里提着鸡鸭粮食,兜里揣着白花花的银子,孙婶几人面上的笑藏都藏不住。

边上帮她们提行李和碗篮瓢钵的村民一脸艳羡。

“鱼哥儿真是良善,这些鸡鸭米粮他们过几日成亲就能用上,却还是给你们了。”

“他们一家都厚道,去年年节也没少给铺子里的帮工发节礼,我瞧孙婶子在鱼跃阁干了一年,人都富态了!”

“岂止孙婶子,严家买的那几个仆役,吃穿用度比咱们这些泥腿子还要好!人家要是不说,你们谁能看得出来是做下人的……”

还有人凑到孙婶旁边,同她打探:“孙婶,这回遣散你们,鱼哥儿怕是没少给银子吧?”

孙婶言笑晏晏,却也留了个心眼:“鱼哥儿仁厚,自是不会亏待咱们。但他们给了这么些东西,我们哪儿好意思再要他的银子?”

其余四人也点头附和。

确实不好意思收的,可晏小鱼非要给,还特意交待他们不要往外头说,免得招人惦记。

果然有人按捺不住,过来探听了。

*

到村时,天色便不早了,赶了两个时辰的路,晏小鱼又累又饿。

村里人离开后,他们开始吃晚食。

阿柴阿双他们不敢和严少煊同桌用饭,遂分了两桌,菜都是一样的。

吃完晚食,阿柴他们去洗碗、收拾屋子,晏小鱼一家和严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