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祸变自是而始。”
很多大臣对合约持反对意见,认为与女真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他们告诫赵佶说,一旦开战,大宋面临的局面将是:以百年怠玩之兵,当新锐难败之虏;以久妄闲逸之将,而角逐于血肉之林。
这时的赵佶利令智昏,哪里听得进啊!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正式签署所谓的“海上之盟”。
按照盟约,宋应该在1121年发兵北上和金人夹攻辽国,可一直到1122年,宋军还迟迟不见动静。
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金人纳闷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宋后院起火了。
签订盟约的这一年,江南发生了方腊暴乱,赵佶被迫将军队发往睦州(今浙江建德),焦头烂额地忙碌了一年才搞定内乱,正式北上。
这次发兵,纠合了国内大部分的精锐部队,号称两百万大军,主要是以西北战场上与西夏长年作战的边境防军为主,再加上刚刚在镇压江南方腊的战争中大胜,故而朝廷上下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北开进。
到了高阳关,此次带兵的童贯命人“降黄榜及旗,述吊民伐罪之意”,放出话来:“若有豪杰能以燕京来献者,即授节度使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