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这才是岳飞 > 第23章完结

第23章完结

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道:“现在国家正值危难之时,军中但能有一两个你这样的英雄豪杰,何患金人不破?今日正是你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万不可失啊。.t?a-k/a`n*s*h?u~.?c′o.m′”(“朝廷当危难之时,使有如公一二辈,岂复有敌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杀人如麻的盗贼竟然一下子就被感动了——不单单是因为宗泽的话,更因为宗泽这个人!看着这个年逾七旬、满头白发的老人,仍在为国事操劳,王善动摇了!

宗泽看王善不说话,便趁热打铁,继续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规劝了好几个时辰。

终于,王善从虎皮交椅上站了起来,对宗泽深深一拜,说道:“敢不效力。”手下七十万人哗啦啦地一股脑儿投在了宗泽帐下。

另外,有一个人称“没角牛”的好汉,名叫杨进,拥兵三十万;张用、曹成等也各拥众数万,全都在京西、淮南、河南、河北一带流窜作案,侵扰成患。·丸?夲~鰰,颤¢ ¨冕′费.阅_黩?宗泽一一将他们揽在自己帐下。

一时间,陕西、京东诸路人马都愿听从宗泽的调遣。其后,宗泽又在京城四周设置招抚使招集四方之兵,秘密联系两河山水寨及陕西义士,“约诸将共议事宜,以图收复”。

随着京师军事实力的壮大和各方面工作不断完善,宗泽上表请御驾还京,称:“近来老臣颇感神衰力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想来是年事已高,大限将至了。生老病死,是亘古不变的规律,本没有什么好怕的,但现在我却特别害怕,如果就这么死了,实在有负陛下眷顾大恩,死不瞑目啊。我希望自己能迟一点儿死,而陛下能早一点儿来,那样的话,老臣可以目睹陛下御驾还京,俯伏百拜,即使身填沟壑,也欢喜不尽啊!”(“近日顿觉衰悴,万一溘先朝露,辜负陛下眷恤怜悯之意,臣死不暝。傥使臣与将士官民获望回辇之尘,俯伏百拜,然后身填沟壑,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书信发出,宗泽天天等,日日盼,盼星星月亮一样盼望着赵构能还驾东京。/第,一*看~书?旺! ~追?蕞\歆/漳+踕`

就在他痴痴地盼,痴痴地等的时候,一名小将不期而至。

这人,就是岳飞。

且说当日岳飞离开之后,王彦的营垒便遭到了数万金兵的围攻,王彦兵力单薄,只得在夜里仓皇突围而走。

金人精锐尽出,一直追到了太行山支脉九山南麓的共城(今河南辉县市)才收兵。

共城是远古时共工族的居住地,也是西周初年共伯和的封地,该地民风强悍,王彦这时虽然“弓矢且尽”,部下只剩几十人,但他以共城为根据地,在召集逃亡士兵的同时也大肆招兵买马,很快就又拉起了一支七百多人的队伍。

就是这七百多人,在王彦的影响下,相率刺面,每人脸刺八字:“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号称“八字军”,屡击金人,给金人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当时盛称“阵头雹散千钧弩,汉上风驰八字军”。

金兵曾召开高级将领会议,讨论发大军再次围攻王彦,居然有人畏惧地说:“王彦的营盘打造得坚如铁石,不是那么好攻的。”(“王都统的营垒坚如铁石,未易图也。”)

王彦对金兵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以至于两河响应,忠义民兵纷纷前来依附,“绵亘数百里”,气势极盛,成为了金人的心头大患。

远在东京的宗泽知道了王彦的事迹,委任他为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制置两河军事。

而岳飞这时,还在太行山脉和金兵苦战。他和他的队伍,无数次面临绝境,无数次死里逃生。

在金人占领的地区,在深山老林里,在敌我悬殊的游击战中,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连续几个月的作战,有的士兵牺牲了,有的士兵被打散了,甚至偶尔也会有逃兵,虽然九死一生,但岳飞仍在坚持战斗。

太行无限英雄骨,化石犹然望渡河。

此时,宗泽招募联结河东、河北山水寨忠义民兵的消息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