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这才是岳飞 > 第61章完结

第61章完结

其实不然,李成的三十余万人已被岳飞击散了二十多万,军心动荡,士气大沮。+p?i?n_g+f,a¢n¢b_o~o.k!.~c_o^m,而岳家军连战连捷,兵锋正锐,气势如虹,这场战斗还没开打,胜负已定。

两军仅互冲了七八个回合,李成就大败下来。岳飞乘势追击,先“降其卒两万余人,获马两千匹”。

在取道武宁杀往江州(今江西九江市)追击马进途中,岳飞兵过骤马岗,在岗头饮马,看天边云开,脚底溪流,不由得胸臆大舒,作《骤马岗》诗一首,诗云:立马林岗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

机舂水沚犹传晋,黍离宫廷孰悯周。

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

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短短五十六字,写得神气十足、豪气冲天,将巨盗李成直呼为不堪一击的跳梁小丑,并寄望北伐,中兴大宋,不让东晋衣冠南渡的哀伤及西周黍离的悲苦重现。

下了山冈,撵着马进的屁股又打了一仗,“杀及降三万人”。

马进终究没冲过鬼门关,一个跟头,掉落马下,被乱刀分尸。/珊¢叶/屋- ~免\沸_跃/毒/

李成看见岳飞追得太紧,又从江州奔走蕲州(今湖北蕲春县),“饥困死者什四五”。

到了蕲州,岳飞“又降其卒万五千人,获马两千余匹,弃器甲、金帛无数”。

当年宗泽留守东京,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国内各种武装势力集合在一起,准备把入侵的异族彻底消灭。这些武装势力中,除了李成外,还有“没角牛”杨进、“大刀”王善、“张莽荡”张用等。

随着宗泽离去,这些势力就马上分崩离析,有些摇身一变,成了祸害一方的盗贼。势力最大,影响力最广,破坏力最强的当属李成。李成溃败,不但江淮彻底平定,更使岳飞威名远扬。

远近盗贼或投诚归附,或闻风遁逃。相州人张用自己“有勇力”,他的妻子更是勇猛非凡,“带甲上马,敌千人”,人称“一丈青”。·秒_彰¢踕.小^税_蛧` `已.发^布¢罪′薪.漳*劫¢当时手下有部众五万余人,在江西一带打家劫舍。

张俊希望岳飞能一鼓作气剿灭张用,他激励岳飞说:“要剿灭张用,除了你之外,别无人选了。”(“非公无可遣者。”)

可叹!破贼之事全压在岳飞一人身上。

天下无贼

为了赞助岳飞招讨张用,张俊从本部军中拨了三千步兵充实到岳家军中。

岳飞兵出江西金牛,派人送书信于张用道:“我和你同是乡里乡亲,南薰门、铁路步之战,你已见识过,现在郑重相告,我受命招讨于你,你要战就战,不欲战就速降。降,则朝廷录用,受宠荣;不降,则受死,或为俘囚,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吾与汝同里人,忠以告汝,南薰门、铁路步之战,皆汝所悉也。今吾自将在此,汝欲战则出战,不欲战则降。降则国家录用,各受宠荣。不降则身陨锋镝,或系累归朝廷,虽悔不可及矣。”)

张用得到书信,和妻子商量:“果真是岳飞来了,此人英雄了得,要不要投降?”

“一丈青”道:“如果岳飞是真英雄,名不虚传,我们就投降。”

很明显,她的意思是要试一试岳飞。怎么试呢?

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曾闯荡江湖,横行一时的大盗张用在分宁县冷家庄正式宣布:全军解甲归降。

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求岳飞亲自到他的营寨受降。

到你的营寨里受降,鬼知道你是什么心思?!岳家军中的将士一片哗然。

岳飞却十分镇定,他吩咐手下:“备马!”

完了,完了,一旦张用包藏着祸心,这岂不是自投罗网?全军上下一致反对岳飞前去。

就连张俊听到消息,也连忙来找岳飞,劝诫他还是整军和张用开战,放弃此行,以防不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