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稿中,岳飞除了加入“凭阑”、“雨歇”、“抬眼”、“长啸”等字眼外,又把《祝词》中的“贺兰山”、“功名”、“云月”、“朝天阙”等词加以引用吸收,锻造出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的词句,字字掷地作金石之声,丹心碧血,倾出肺腑,气势磅礴,撼人心魄,可谓才气冲天,英雄盖世!
明朝人陈霆《渚山堂词话》中载,有一个名叫邵缉的士大夫,云游江湘,拜会岳飞,读了此词,彻底被震住了。`我+地^书¢城+ ¨蕪/错`内·容*
邵缉是个颇有来历的人,其字公序,号荆溪,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神宗朝任淮南地方官,宣和年间辞官隐退,与李弥逊、梅泽等文士偃仰啸咏于江湖间,著有文集《荆溪集》八卷。
建炎初年,异族入侵,兵火涂炭,邵缉耳闻了岳飞的种种事迹,忍不住奋笔疾书,向赵构推荐说,“有天下之将,有一国之将,天下之将实难其人,一国之将或有之”,赞岳飞便是“一国之将”乃至“天下之将”,有雄才伟略,堪负重任。-精?武·暁,说¨王¨ `芜\错`内¢容^岳飞作为一名下级军官,职位卑微,能被破格录用,应该说与这封信所起的作用不无关系。
在写给赵构的信中,邵缉还提到“(岳飞)尝以数十骑乘险据要,却胡虏万人之军。又尝与京城南薰门外,以八九百人,破王善张用二十万之众,威震夷夏”。
在他看来,岳飞就是个标准的武将,力拔山,气盖世,勇冠三军,万夫难敌。然而,《满江红》一词,让他对岳飞刮目相看。感叹再三,填《满庭芳》词一首,尽情赞颂岳飞的文武智略,词云:落日旌旗,清霜剑戟,塞角声唤严更。
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
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
笑谈顷,匈奴授首,千里静欃枪。
荆襄,人按堵,提壶劝酒,布谷催耕。
芝夫荛子,歌舞威名。
好是轻裘缓带,驱营阵、绝漠横行。*天*禧!暁\税·蛧! _更/辛?嶵!全\
功谁纪,风神宛转,麟阁画丹青。
《鄂王遗事》则称:“此词句句缘实,非寻常谀词也。”其“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九字,将岳飞之风流俊逸尽描诸笔端,读之,让人顿感满庭芬芳、春风入怀。“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俨然一派将军运筹帷幄,军士杀气透营的雄伟气象。“笑谈顷,匈奴授首”一句则从岳飞《满江红》词中“笑谈渴饮匈奴血”化用而来,风度翩翩、雍容豁达的儒将形象跃然纸上。
岳飞此词修改好,只在知己同道中赏析,读者面并不是很广,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每一个读过此词的文士,无不为词中的忠义之气所激励。
南宋人陈郁有缘从别人的抄本里读到此词,在他的《藏一话腴》赞叹道:“(武穆)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足以明其心事。”
从艺术上看,《满江红》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充满强烈的感染力,而且音调铿锵,节奏稳健,感情昂扬而壮烈。字里行间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爱国胸怀,全词气势如万马奔腾,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更有一种浩然正气、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因而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岳飞此词真正流传于世是在元朝灭亡之后,从明清至今,传颂不衰,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无限崇拜地称:“千载后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可以说,在我国的诗词中,能产生这样深远的社会影响,能具备这样巨大的感染力,能激发人们的斗志,能鼓舞人们英勇杀敌的,此词之外,似乎别无其他。
千百年来,每当祖国遭遇外侮、面临劫难,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首词,想起这首词的作者——岳飞。在抗日战争中,在义勇军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