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还在继续,无数的伪齐士兵纷纷受伤倒地,损失惨重。\天+禧′晓`税_网` +哽*欣!嶵?全/一时间战场上人仰马翻,惨烈无比。仗打到这个地步,李成是个聪明人,见势不妙,立刻带头逃跑,已经是一盘散沙的部众也纷纷抱头鼠窜,数万大军被打得人仰马翻、七零八落,襄阳随即被收复。
岳飞已经在襄阳大获全胜了,张宪和徐庆打随州却迟迟未下。原来伪将王嵩听说岳家军来了,“不战而遁”,龟缩在随州城内不出,凭着城高墙厚进行顽抗。
随州即今天的湖北省随州市,地处大洪山与桐柏山两山余脉之间,既是襄阳与鄂州之间的咽喉要塞,也是长江流域与淮河上游之间的主要通道。
只有拿下随州才能和张宪军相互策应,齐头并进。岳飞决定派兵前往增援。
派谁去好呢?岳飞还没拿定主意,有人自告奋勇主动请缨了。
这人就是刚刚立了大功的牛皋!他口出豪言,只要给他三天时间,就可以攻破随州,生擒王嵩。此言一出,众人都呆了。
众所周知,张宪和徐庆都是岳家军中的宿将,能征惯战,打了这么多天了,随州城还毫发无伤,你牛皋不是在吹牛吧?!岳飞同意了他的申请。′三¨叶′屋? -追_蕞+欣′章?截_不过,随州的得失,关系北伐大计的成败,岳飞特意点了一名小将随牛皋同去——他的长子,年仅十五岁的岳云。
牛皋在质疑的目光中,领着岳云,踏上了战场。而随州大战,史书上只有寥寥几句话:“牛皋裹三日粮往,未尽三日,城已拔。执嵩,斩之,得士卒五千人,遂复随州。”而攻城的细节则只有一句话:“公之子云勇冠三军,攻随州,持双锥,率先登城。”众将对他们无不膺服。
襄阳大败和随州失守的消息简直让傀儡皇帝刘豫疯掉了!
岳飞从出兵到打下随州,这前后所用的时间,满打满算,可是不足一月啊!这也太快了点儿吧?!
刘豫手忙脚乱地向金国发求救信号。然而,这次金人的回答让他彻底失望了。
金国经过仙人关惨败,实力锐减,已经无法组织大兵团入援,对他的求助,心有余,而力不足。~x+i_a.o^s¢h¢u^o/c,m-s?.*n.e¢t′不过,为了鼓励他继续和宋军对抗,金人还是聊表心意地派一个名叫刘合孛堇的金将率几千金兵前来助战——就这几千人,说是助战,还不如说是来当啦啦队。刘豫的心拔凉拔凉的。
金人是指望不上了,但生活还得继续。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能丢掉到手不久的襄阳六郡。刘豫强行征发了境内陕西、河北数万兵马,号称三十万,交给李成,发往襄江北岸的新野市,准备和岳飞再决一死战,把襄阳重新夺回来。
七月初,李成整合了大军,分别驻扎在三十余处,作出了决战的态势。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岳飞并不慌乱,李成在他的眼中,不过是为岳家军运送军需物品的运输大队长职务。他命王贵和张宪分别由光化路和横林路出发,从左右两侧向敌营靠拢,“会师掩击”。另外安排董先、王万以骑兵从前阵“出奇突击”。
七月十五日,大战展开,岳飞大军旌旗四起,几路大军向李成的营寨发动了反复的冲锋,将李成的兵马打得落花流水,“横尸二十余里”,生擒了金将杨德胜以下将佐二百余人,“得兵仗、甲、马以万计”,并乘胜收复了邓州。
邓州位于商山古道和南襄隘道的交叉点上,其中的商山古道是从西面长安通往南阳的交通线;南襄隘道则是南阳与襄阳、樊城之间的交通枢纽。邓州一旦为南宋所得,则可成为“襄汉之藩篱,荆楚之咽喉”,而为伪齐所据,则可当作“中原之南门,关中之门户”。
邓州之战,岳云又是率先登上城头的勇士,史称“邓州得复,功居第一”。但岳飞考虑到岳云已有随州之功,便扣下了战功,不再上报。此举能有几人做到?岳飞的气度和胸襟确实令人佩服!
伪齐的大部队连接两次断送在李成之手,军事力量大减,唐州和信阳军基本无力再守。七月二十三日,这两地被岳飞轻轻松松地收入了口袋中,北伐收复襄阳六郡的军事行动至此圆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