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k·s′j?x-s!w·.^c!o/m?
赵构一伙开始骄奢淫逸,过上了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
——北伐中原基本无望了。
反间计
话说,淮西兵变,刘豫听说郦琼领着十几万军民浩浩荡荡前来投降,不由得大喜过望,爽到内伤。从床上起来,命令工匠“粉饰门墙,增饰仗卫”,安排伪户部侍郎冯长宁为接纳使,伪皇子府选锋统制李师雄为副接纳使,恭候郦琼。
盼望着,盼望着,郦琼终于来了!
在东京,刘豫坐在高高的文德殿上隆重地接见了他,授他为“靖难军节度使兼拱州知州”。另外,封合门祗候刘光时为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副总管,统制官赵实臣为归德府副总管,统制王世忠为皇子府前军统制,靳赛为左军统制,其余诸将为诸州副钤辖或授准备、使唤之类。
打赏完毕,刘豫屁颠屁颠地向金主报喜,同时请求金国出师和自己一起进逼长淮,并力南侵。~e/z\k!a/n.s`.!c?o?m+
他不知道,自己在金国中的地位已一落千丈,成了人人嫌弃的垃圾了。
合剌为了搞垮粘罕,一上台就把粘罕的心腹全都调入中央,以直接控制,如任燕京枢密院事韩企先为尚书右丞相、西京留守高庆裔为尚书左丞、平阳尹萧庆为尚书右丞等,斩断其左膀右臂,削弱其势力。
这一年(绍兴七年、天会十五年,1137年),在蒲鲁虎的周密操作下,合剌以贪污罪将高庆裔下狱,并借此案扩大牵连,将粘罕派的势力连根拔起。高庆裔在刑场对粘罕哭道:“我公早听我言,事岂至于今日?我死后,我公要善自保重。”然而高庆裔的前脚刚迈入地府,粘罕就后脚尾随而至。
七月,合剌将粘罕下狱,并发了一道《下粘罕诏》指责粘罕:“持吾重权,阴怀异议。国人皆曰可杀,朕躬匪敢私循。”身陷囹圄的粘罕郁愤而死。
金国内部重新形成了两派势力,一派是以左副元帅挞懒、太师蒲鲁虎为首的,倾向于讲和的“鸽派”;另一派则是以右副元帅兀术、领三省事斡本为核心力的,主张彻底平定南宋的“鹰派”。+6!吆′看\书.枉/ ?已_发*布\嶵¨鑫·漳_结+这两派对宋的态度虽然不同,对刘豫的态度却是惊人的一致,他们认为,刘豫根本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战不能战、守又不能守,扶他只能消耗自己的财力兵力,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将刘豫废掉?
刘豫是在吴乞买、粘罕等人的扶持下做上儿皇帝的,这些人一死,他依靠金人吃饭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喽,可他还看不清形势,可谓愚蠢至极。
不过,“鸽派”和“鹰派”都在对粘罕的残余势力进行最后的清算,还没有时间收拾他,便由兀术屯军清河,哄他说准备要和其联兵,分头南下,然而又很有礼貌地拒绝了他的“乞兵”请求,恐吓他说,郦琼等人十有八九是在玩诈降,务须将他们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让他们自生自灭。金人这样做的目的是解散刘豫的兵力,为日后动手早作准备。
金人的话对刘豫来说就是天语纶音,这次也不例外,他按照金人的指示,三下五除二,就把郦琼带来的五万多军队解散了。
岳飞得知,大为高兴,写信给赵构说:“叛将负国,举国愤慨,现在他们已被解散,臣愿进屯淮甸,趁机反击,一举歼敌。”
赵构天天和秦桧腻乎在一起,热烈商讨着和议,哪还有心思打仗!看了岳飞的奏章,回信警告他不要轻举妄动,所有舟师只能屯驻于江州,原地待命。
既然不能力战,就只有智取了。
刘豫是依附粘罕爬起来的应声虫,粘罕失势,负责和刘豫接头的是兀术,而兀术对粘罕一直抱有成见,现在,只要成功离间刘豫和兀术,大事可成。
岳飞耐心地寻找离间他们的机会。
工夫不负有心人,不久,机会来了。
这年十月的一天,岳家军擒获了一名金人奸细,将其五花大绑,押到岳飞帐前。
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