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这才是岳飞 > 第125章完结

第125章完结

忽悠,您就接着忽悠吧。!咸?鱼/墈\书? ¢首·发+韩、岳二人不说话,拜谢而出。

武装已经卸载,北伐中原梦已空,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然而,岳飞错了。

恰恰相反,其实一切才刚刚开始。

真正的暴风雨就要来了。

如此儿女亲家

对这次收兵夺权行动,朝中很多文臣表示出了担心。监察御史张斌就劝诫赵构说:“去岁罢刘光世,致淮西之变,今虽有善为计者,陛下必不信,然要须有术。”的确,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比准西之变更大的动乱,那就弄巧成拙,玩火自焚了。

为此,赵构和秦桧自始至终捏了一把汗。

直到顺利解除了三大将的兵权,赵构和秦桧这才长松了一口气。

但仅仅只这样,还是不够的。

接下来,赵构和秦桧又开始策划一件更加不可思议、更加丧心病狂、更加惊世骇俗的事情。

绍兴十一年(1141年)五月,行动展开。

出任枢密副使不到半个月的岳飞接到朝廷的诏令,命他和枢密使张俊一起到淮南东路检阅韩世忠的旧部。\第*一-看?书\惘~ ^蕞·欣\彰\劫′埂`薪+筷?

赵构说了,现在国家多艰,寇盗猖獗,前沿军队虽然在行阵方面训练有素,战守方面却遗无良策,你们两人替我去走一走,看一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战守措施,加强完善各项军事守备。并让他们到秦桧办公的政事堂接受各项具体任务。

在政事堂,秦桧先是装模作样地说:“这是个简单任务,只不过是查阅楚州军队,清点军中实有人数。”(“捃摭世忠军事。”)但语锋一转,又神秘兮兮地叮嘱他们:“此去一切谨慎行事,小心生变,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就可以采取有效的自卫措施。”(“且戒令备反侧。”)

张俊调皮地眨了眨眼,含笑不语。

岳飞大不以为然,慨然道:“韩世忠已经将兵权交回朝廷,楚州的军士就是朝廷的军队,怎么可能有兵变之事发生?你秦相公特别吩咐我们要采取自卫措施,目的是什么?”(“公相命飞以自卫,果何为者?”)

秦桧愣住了,他没想到岳飞会有此一问,好大一会儿,才恼羞成怒地说:“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你们此行名为检阅,实是搜集韩世忠的过错,网罗罪状,吞并他的军队。¨6¢1!墈`书*网- +芜,错_内^容?就算没有兵变,你们也要想办法激发兵变,这样才能送韩世忠下死牢,懂了吗?”(“激其军,使为变,因得以罪世忠耳!”)

岳飞脸色大变,大义凛然地答道:“原来是这样,那你找错人了。”(“若使飞捃摭同列之私,尤非所望于公相者。”)

秦桧被呛得作声不得。

回来的路上,岳飞满脑子回荡的都是秦桧刚才的话,愤慨不已。

他想起了几天前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韩世忠治下的淮东军总领胡纺状告军中大将耿著,说耿著在楚州胡乱散布谣言,要求上级部门严查此事。

按说,这是一个很无聊的案件,同僚互相攻讦,状告的核心是散播流言,搁平时,扑腾几下就会风平浪静。

可是从刚才秦桧的话来看,现在的淮东军已经进入一个非常时期,出现了这种事,就不可等闲视之了。

岳飞敏锐地察觉出,这里面埋藏着一个极其恶毒的阴谋。

他决定介入调查此事。

很快,岳飞就了解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胡纺状告耿著捏造“二枢密来楚州,必分世忠之军”的谣言,妖言惑众、扰乱军心,指控耿著是想趁此机会发动叛乱,“谋还世忠掌兵柄”。为此,秦桧已经逮捕了耿著,成立了专案组,大力严查。

显然,逮捕耿著只是个开始,最终的目标是陷害韩世忠。而站在胡纺背后的阴影就是秦桧。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种活生生、血淋淋的剧目在中国历史上不知上演过多少次,岳飞也深知赵构是“大名之下,难与久居”之人,自己无意留恋功名,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