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这才是岳飞 > 第139章完结

第139章完结

王贵在开始的时候,不肯和秦桧合作,于是秦桧指使王俊改了口供,说岳云写的那封信,上面的收信人除了张宪外,还有王贵。~墈`书-屋? ?更?芯,嶵·筷+

王贵听到这个消息,大惊,赶紧“抗章而自列”,“引疾以为辞”。

宿将牛皋反应没有王贵快,事情过了很久,他还在为和金人议和的事心存不满,经常借酒发牢骚,结果被田师中命人在酒里面放了一点儿东西——耗子药,毒死了。牛皋临死时,不无沉痛地说:“我年逾六十,官至侍从,已经满足了,但可恨的是,故土未复,我不能战死疆场,反而死在家中,不甘心啊!”(“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

此外,岳飞军中的多名将佐和幕僚,如王敏求、杨浩、邢舜举、朱芾、李若虚、高颖、王良存、夏珙、党尚友、张节夫等,全被贬遭流放。

曾为岳飞仗义执言的赵士褭、何彦猷、李若朴、薛仁辅、于鹏、孙革、王处仁、蒋世雄,智浃、刘允升、范澄、刘洪道、张戒等,或为高官,或为宦官,又或是布衣,无一例外地遭到了迫害,或贬或流放,或下狱,或处决,或暗杀,其手段狠毒、惨烈,令人发指。_比!奇*中?雯^枉* _耕?新·蕞?哙/

就连秦桧的党羽何铸,由于“谓议狱不合”,也被秦桧开除了“党籍”,赶出朝廷。

经这样筛过一遍,中外大权,尽归秦桧。史称,“殿堂之上,莫非秦氏朋党;朝野冲要,无不桧贼爪牙。”

既然恨岳飞,“恨”屋及乌,丧心病狂的秦桧又下令将岳州改名纯州,其节镇的岳阳军改为华容军。

然而,公道自在人心,时间会证明一切。

南宋使臣洪皓当时被金人扣押在燕京,听到岳飞的死讯,万分悲痛地写信给赵构说:“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

臣飞死,臣俊喜,臣浚无言世忠靡。

臣桧夜报四太子,臣构称臣自此始。·求~书?帮- ~追.最,歆-彰.洁!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七月,金人按照和议上的约定,将赵构的母亲韦氏及赵佶的棺椁遣送回国。

赵佶的尸体已被金人拿去炼油,棺椁里装的只是一截焦木。一百多年后(至元二十二年,即1285年),元朝“江南释教总统”杨连真迦指示宗允等人以报复罗铣为由盗掘宋皇帝陵墓,他们在赵佶的棺椁里发现的,就是这一截焦木,及少量随葬品,仅此而已。

关于赵佶之死,《南烬纪闻》上有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详细记录:说有一天早上,北风凛冽,滴水成冰,少帝赵恒从自己居住的土坑爬出来去给父亲请安,发现父亲已“僵踣死矣”。不由得悲从中来,号啕大哭。附近的女真人全被惊动了。赵恒想将父亲就地掩埋。而女真人却说:“我们这儿没有埋葬的习惯,那太浪费了。但凡死了人,必用烈火烧他的尸体,炼油,烧到一半,就将之抛入州北的大石坑中,炼出的油可以用来点灯,给大地带来光明,造福人类。”(“此间无葬埋事。凡死者必火烧其尸,及半,即弃之州北石坑中。由是此水可以作灯也。”)话音刚落,就冲进来一群恶狠狠的人,不由分说,用木棒架起尸体就走。

赵恒跌跌撞撞地一路跟从。到了北面的大石坑,这伙人“架尸于上,用荼郁木焚之”。赵恒制止不了,“跳号大恸,亦欲跳入坑中”,众人死死拉住不放手。他们并不是惋惜赵恒的性命,而是说:“昔年曾有活人跃入,此水顿清,不可作油。”(“昔年曾有活人跃入,此水顿清,不可作油。”)

赵恒求死不能,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问:“今日是何日?”好心的女真人告诉他:“天眷三年(1141年)正月十八日也。”

靖康之变中被金人掳去的所有女子都遭受到女真人的凌辱蹂躏,赵构的母亲韦氏和他的两个妻子以及两个女儿也不例外。韦氏先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