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郑宋卫齐之音,无不淫于色,害于德,子夏为何不斥宋齐之音,仅斥郑卫之音?”
子綦说:“宋国是商代遗邦,齐国与周室异姓,郑、卫则与周室同姓,所以子夏无须贬斥宋齐之乐,仅斥郑卫之乐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以此警告东周诸侯,殷鉴不远。”
庄全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子綦又说:“其实郑、卫、齐之乐,都受宋乐影响,而宋乐正是商乐。孔子、子夏反对郑卫之乐,实为反对商宋之乐。”
庄全大奇:“所言何据?”
子綦说:“殷商崇信鬼神,乐舞本为娱神,所以殷商乐舞热烈欢快,使人听了不知疲倦。周人崇信人文,乐舞不再娱神,转而成为人礼秩序,所以西周乐舞清雅恭敬,使人听了昏昏欲睡。但是西周人乐仅合人道,商宋天乐合于天道,所以东周诸侯在庙堂之上,不得不听合于人道的西周雅乐,在寝宫之中,喜欢听合于天道的东周新乐。而郑、卫、齐与宋相邻,所谓东周新乐、郑卫之音,实为商宋古乐。由于商亡于周,所以孔子把受到商宋古乐影响的郑卫之乐,视为亡国之音。否则当时郑卫未亡,怎能把郑卫之乐称为亡国之音?”
庄全大为信服:“我学儒之时,老师从未说过这些。”